语言批判:毛特纳与维特根斯坦的交叉点——(修改稿).docVIP

语言批判:毛特纳与维特根斯坦的交叉点——(修改稿).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语言批判:毛特纳与维特根斯坦的交叉点——(修改稿)

语言批判:毛特纳与维特根斯坦的交叉点( ——前期维特根斯坦语言哲学思想系列研究之二 谢 群 (黑龙江大学,哈尔滨 150080) 提 要:在哲学史上,毛特纳通常是一个被忽略的人物。国内学者对他的了解通常限于《逻辑哲学论》中的那句名言——全部哲学都是“语言批判”(但不是毛特纳意义上的)。但是,国外很多研究维特根斯坦的学者却都关注毛特纳。本文尝试将毛特纳的语言观纳入语言哲学维度,并探讨前期维特根斯坦对他的批判和后期维特根斯坦对他的回归。同时,本文力图通过这种变化来验证维特根斯坦前后期思想的一致性。 关键词:毛特纳;维特根斯坦;语言批判;一致性 Critique of Language: The Intersection of Mauthner and Wittgenstein Xie Qun (Heilongjiang University, Harbin 150080, China) Fritz Mauthner is a philosopher who is usually neglected by the civil scholars. We only know him from the famous dictum in Wittgenstein’s Tractatus Logico-philosophicus, ‘All philosophy is Critique of language (but not at all in Mauthner’s sense)’. However, many western Wittgenstein scholars also are interested in Mauthner’s study. This thesis tries to discuss Mauthner’s thought about language in the dimension of Philosophy of Language, then analysis earlier Wittgenstein’s critique of Mauthner and later Wittgenstein’s return to him. And also it is an accordance of Wittgenstein’s thought of Philosophy of Language. Key words: Mauthner; Wittgenstein; critique of language; accordance 1 引言 毛特纳(Mauthner, F.)是德国哲学家、作家和戏剧评论家,是对人类知识持批判态度的怀疑论倡导者。国外对毛特纳的研究较多,除威勒(Weiler, G.)(1970)等专门探讨他的思想以外,很多研究维特根斯坦(Wittgenstein, L.)的学者都对毛特纳有所论述(Weiler 1958; Janik Toulmin 1973; Cloeren 1988; 斯鲁格1989; Sluga Stern 2006等)。相比之下,国内对他的研究几乎处于空白状态。根据我们目前掌握的材料,仅有李振麟在1959年翻译过威勒关于毛特纳的一篇论文,其余的论述只是散见于研究维特根斯坦的文献(韩林合 2007:803-809)中。我们对毛特纳的了解通常是因为维特根斯坦在《逻辑哲学论》(Tractatus Logico-philosophicus)中写到,“全部哲学都是‘语言批判’——但不是毛特纳意义上的”(Wittgenstein 1955:63)。这句话作为前期维特根斯坦的名言广为人知,但是却很少有人知道它出自毛特纳的代表作《语言批判论稿》(Beitr?ge zu einer Kritik der Sprache)(1901-1902)。“语言批判”作为《逻辑哲学论》中的主要思想,并非维特根斯坦的独创。20世纪初,毛特纳在《语言批判论稿》中已经大力阐发过这一思想。“他认为语言具有实际的社会价值,由于人们是主观地使用语言并且语言一直在变化,因此它们只代表不完全的感性经验。而且语言并不能恰当地表现概念,它们必然会歪曲现实”(Safra 2007:41)。而这也正是前期维特根斯坦批判日常语言、追求形式语言的原因之一。本文尝试从语言哲学的角度出发,诠释毛特纳关于语言的思想,探讨前期维特根斯坦对他的批判以及后期维特根斯坦对他的回归。 2 语言批判 “批判”(critique)一词源自古希腊语krino及其名词krisis,其原义为“区分”、“选择性地批判”、“分隔”并“加以筛选”(高宣扬 2007:199)。哲学界普遍认为,批判哲学起源于康德(Kant, I.),而且他对综合命题

文档评论(0)

panguoxi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