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族资主义曲折发展.doc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民族资主义曲折发展

第三单元第10课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三维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了解民国初期、国民政府前十年、抗战时期以及解放战争时期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主要史实,探讨影响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 (2)从经济、政治和思想等层面探讨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3)从政治、经济和列强侵略等方面来探讨影响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 2.过程与方法 情景再现、材料分析、问题探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资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中国的近代化发展到新阶段民族工业的发展为抗日战争奠定了一定的物质基础帝国主义的侵略是阻碍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最根本的因素;自强不息的爱国精神是民族工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国家统一、民族独立是民族工业迅速发展的前提自强不息的爱国精神 ②加速了封建生产关系和政治制度的瓦解和崩溃,使中国的近代化由器物层面开始推进到制度层面 2.民族工业的短暂春天(“一战”期间1912--1919) (1)原因 ①辛亥革命的鼓舞(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扫除一些障碍) ②“实业救国”思潮的促进 ③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抵制日货,提倡国货) ④北洋军阀政府的支持 ⑤欧洲列强暂时放松对华经济侵略(主要原因) (2)表现 ①各种实业团体纷纷涌现(中华民国工业建设会、中华实业团) ②开办工厂和投资资本数额增长迅速 ③轻工业发展显著(面粉业和纺织业发展最快,化工、皮革、卷烟等行业有相当发展) ④涌现出一批实业家(北周南张)(张謇创办20多个企业,主张“听之民办”,并主张重点放在纺织业和钢铁业上。毛泽东说讲重工业不能忘记张之洞,讲化学工业不能忘记范旭东,讲轻工业不能忘记张謇,讲交通运输业不能忘记卢作孚。)(毛泽东的评价是,“荣家是中国民族资本家的首户,中国在世界上真正称得上是财团的,就只有他们一家。”) 1918年欧洲列强对华资本输出情况 时间 国别 比例 1918年与一战前相比 英国 减少到1/2 1918年与一战前相比 法国 减少到1/3 1918年与一战前相比 德国 完全停止出口 (3)特点(短、快、不平衡) ①时间:短暂(“一战”期间),昙花一现 ②体系:轻工业发展迅速,重工业发展缓慢,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③分布:主要在沿海地区,内地很少 ④力量:在主要工业部门,外国资本仍超过民族资本(主要是重工业) ⑤地位:在整个国民经济中,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 (4)影响 ①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为民主革命的发展奠定了经济基础 ②促进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为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化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提供了阶级基础)③一战后萧条(原因:帝国主义重新加紧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中国民族工业力量弱小,发展畸形。帝国主义的侵略是阻碍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最根本的因素国家统一、民族独立是民族工业迅速发展的前提“国民经济建设运动”鼓励发展工业、农业和交通运输业) C.民族资产阶级努力D.相对宽松的国际环境 ②表现 A.棉纺织业、面粉业和新兴工业部门(化学工业、橡胶工业)有较大发展 B.碱除满足国内需要外,还出口日本和朝鲜半岛 C.中国国民生产总值增长速度创历史最高纪录 中国工业资本中官僚资本与民族资本的产值(1920~1936) 1920年 1936年 1920~1936年 平均增长 产值 比重 产值 比重 官僚资本 1.84 42.2% 2.22 12% 1.18% 民族资本 2.51 57.8% 16.32 88% 12.41% 合计 4.35 100% 18.54 100% —— 中外产业资本产值的增长及比重的变化(1920~1936) 1920年 1936年 1920~1936年 平均增长 产值 比重 产值 比重 中国资本 6.61 44.8% 26.09 63.2% 9.0% 外国资本 8.13 55.2% 15.16 36.8% 3.9% 合计 14.74 100% 41.25 100% —— ③影响:对列强的侵略一定程度起抵制作用,为抗日战争奠定了一定的物质基础 ①原因 A.沦陷区:日军摧毁或吞并B.国统区:实行战时体制,官僚资本的压榨 C.战争动荡的环境 ①原因 A.美国的经济掠夺(《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 B.官僚资本主义的挤压 C.苛捐杂税,通货膨胀(100元法币在不同年份的购买力:1937年可买2头牛,1938年可买1头牛,1939年可买1头猪,1943年可买1只鸡,1945年可买2个鸡蛋,1948年可买大米0.000 000 001 85两) ②表现:原料昂贵、产品滞销,民族工业陷入绝境,工厂、矿山、店铺纷纷倒闭 (4)恢复发展(1949—1952年) ①原因:党和政府合理调整工商业 ②影响:对国民经济恢复和发展起重要作用 (5)最后归宿(1953—1

文档评论(0)

144416862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