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全域长效保洁数字集中收处
全域长效保洁 数字集中收处 全面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 全省“三万”活动开展以来,鄂城区以治理城乡环境脏乱差问题为切入点,按照“突出重点、分步实施、务求实效”的原则,深入开展了以“清洁乡村、美化家园”为主题的村庄环境整治活动,致力打造美丽鄂城,取得了较好成效:全区9个省级新农村示范村率先完成村庄环境整治,397个试点村、组环境整治效果明显,共建成垃圾压缩中转站14座,新建垃圾房1362座,清淤改造塘堰1080口,扫除垃圾38659吨,硬化村组公路110公里,新增绿化面积5万平方米,得到广大群众衷心拥护。 一、体系促全,建立城乡一体的垃圾收运系统 结合社会管理创新、“两型”社会建设和数字城管技术,发挥群众在“清洁乡村”中的主观能动作用,着力健全完善城乡一体的垃圾收运体系。 一是网格化责任分区。探索环境保洁纳入社区“党小组+理事会+网格(湾组)阵地”的社会治理模式,将全区11个乡镇(开发区)划分为1452个农村湾组网格,配齐配强1452名网格保洁员和农村“五老”环卫监督员,划分片区,落实责任,加强日常管理;对保洁员进行了定岗、定责,保洁员主要有村民轮值与工资支付两种方式,工资一般为每月150-600元。各地总结出了12种村湾保洁模式。如长港镇峒山村分级负责运作,5个小组每年1万元保洁费;新庙镇汪家当由理事会主导,村民轮值;燕矶镇嵩山村由老板出资保洁;杜山镇路口村每户每年按20元标准收取保洁费。全面推行“农户打扫、村组收集、乡镇清运、区级转运”的垃圾处理模式,实现网格保洁全覆盖、工作零距离。全区一、二级转运全部实现了市场化运作,并有效对接;垃圾的收集、压缩、转运全过程已实现数字化监测和后控制管理,收运系统对接成功,运行良好。 二是减量化处理垃圾。教育引导农户按照垃圾的构成,采取“埋(无污染垃圾就地填埋)、沤(有机垃圾入沤肥窖或沼气池)、烧(可燃无害垃圾焚烧)、卖(可回收利用垃圾回收出售)、交(有毒有害和易污染垃圾上交市区统一处置)”五种分流方法,推进垃圾无害化处理;与中国再生资源开发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着力打造废旧家电等工业垃圾开发利用的亿元产业园区,推动“城市矿山”回收体系建设,实现再生资源高效利用。 三是数字化监管运营。所有垃圾转运机动车辆安装GPS定位系统,环卫人员通过手机就能实时了解全区垃圾收集转运情况,强化了环卫作业过程动态管理。推行垃圾收运处理市场化运营模式,将道路清扫保洁、生活垃圾收运作业以公开招标形式外包,明确劳动定额和监管方式,健全完善市场运作、公司运营、政府监管、以钱养事”环卫工作机制。 思想促变,养成健康文明的良好习惯 在“三万”活动中,我们始终把宣传发动组织群众作为重点,引导群众从思想上真正重视“清洁乡村”工程,成为“清洁乡村”工程的主力军。 一是广泛宣传发动,促进思想转变。全区印发《致农民朋友一封信》、《倡仪书》8万多份,刷贴标语2万多条,拉横幅、制作宣传栏12000多处,开展“清洁乡村”工程知识讲座 360多次,出动流动宣传车1200余次,广泛宣传“清洁乡村”工程的目的和意义,使广大群众充分认识到自己是“清洁乡村”工程的直接受益者,从而自觉投入到“清洁乡村”工程中去。 二是深化文明创建,促进思想转变。先后开展了“文明小区”、“文明乡镇”、“文明村”和“十星级文明农户”、“十佳婆婆”、“十佳媳妇”、“文明家庭”、“道德模范”评选活动,用先进典型鼓舞人、激励人。全区已组建乡风文明理事会24个、分会129个;评选出“十星级文明农户”2985户、“文明家庭”300户、“十佳婆婆”和“十佳媳妇”各160名,在群众身边树立了榜样,做到学有先进,赶有标兵。 三是开展文体活动,促进思想转变。大力推进文化中心户建设,全区文化中心户已发展到1600 多户;积极组织引导村民开展各种文体娱乐活动,全区发展健身队、舞蹈队、管乐队110多个,开展群众性文体活动1300多场次。通过开展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体活动,使社会主义文化新风尚占领了农村主阵地。 行动促转,形成合力共建的整治格局 注重树立典型,多方筹措资金,严格兑现奖惩,掀起了村湾环境整治干部群众齐心干、乡镇村组比着干、家家户户抢着干的热潮。 一是典型示范带动,变“要我干”为“我要干”。按照“六清理”、“五改”、“四绿化”、“三争创”、“二处理”、“一建立”的要求,突出“四大重点区域”,在每个乡镇分别培育3-4个示范村(社区),每个村培育3-4个示范自然湾,形成典型示范效应。全区已有397个试点村湾开展了环境整治,打造了“樊湖线”和“江碧线”两条“清洁乡村”示范带,形成了小区型、城郊型、水乡型、田园型、古朴型、山村型六大类型。 二是多方筹资推动,变“等靠要”为“主动为”。积极引导群众克服“等、靠、要”思想,采取争取上级“帮”、实行地方“投”、动员社会“捐”、发动群众“筹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