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课程
期
末
论
文
设
计
组员:韩贵启 肖凤 李驰
班级:10级传播班
时间:2011.年06月
一、研究问题
“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关对策”
研究对象
以“江西省南昌市“为例
三、研究问题
南昌的产业结构(产业集群度、产业门类、产业方向)——李驰
南昌与周边城市(武汉、长沙、合肥、郑州)的差距——肖风
南昌的就业情况(就业机制法规、政府干预)——韩贵启
南昌对外贸易对经济的贡献度——肖风
南昌的区域发展空间的不平衡——李驰
南昌的资源与环境问题(对策中应该谈可持续发展,可以结合鄱阳湖经济区谈绿色崛起)——韩贵启
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存
在的问题及对策
——以江西省南昌市为例
一、产业结构
以上相关资料来源:南昌统计局网站
二、差距问题
——南昌楼市发展状况与周边省会城市的比较
1.周边省会成交量比较 彰显南昌楼市拓展空间
横比中部省会,南昌市区的商品住房成交量与开发量,明显低于其他城市。数据显示,南昌市去年市区商品住房新增供应量与成交量分别约为288万平方米、305万平方米,这两项数据均不及周边省会城市长沙市的1/3、合肥市的1/2。请见下表:
仔细分析以上数据,不少业内人士倾向认为,前期南昌楼市成交量、开发量未能有效放大,既说明城镇化与工业化程度还有待提高或提速,也彰显出南昌房地产行业后续存在着做大的潜力与空间。
2.南昌缺乏周边地级市的支持
从地图上可以清晰的看出南昌周边缺少较大的城市,所以其发展缺乏周边城市的支持,看看别的省的省会城市旁边都比较均匀的设置了比较大的城市,这也能说明一点南昌单考自己很难发展起来。南昌需要合作。
3.南昌市商业市场环境与周边省会城市比较
1)?人均消费绝对值相对较低,但消费较高增速快,属于快速增长高消费商业市场
2)南昌市消费结构升级趋势明显,娱乐,文化等新兴也消费增长速度高于平均水平,成为南昌消费的新热点。
3)通过调查发现,南昌部分中高端商业消费外溢。相关负责人估计,南昌的高端群体中,约60%的消费在本市,剩下40%的消费流向外地。可见南昌市与其他省会城市相比体现出典型的省会辐射效应,即城市消费总额高于本地居民消费总额,而其他城市则明显的体现为消费溢出效应
4)??南昌市的核心商业圈内(八一广场,中山路,胜利路步行街),商业业态较传统,主要以商业街,传统百货,大卖场等业态为主。具有特色的体验性的新型商业业态目前招商情况并不理想。这也说明南昌市的商业发展环境具有广阔的开发潜力。
三、就业问题
1、就业机制
南昌市政府,按照“围绕一个中心,签订两个合同、加强三项管理、建立四个对接机制”的工作思想,大力促进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和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就业,解决工业园区企业招工难问题,形成“政府推动、市场调节引导、劳动者积极参与”的就业创业工作格局。积极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主要以轻纺、电子、服装、制鞋等缺工多的行业为突破口,组织和引导返乡农民工和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就业,有效解决全县工业园区企业招工难问题。通过条块结合,以块为主,形成合力,帮助引导工业园区、企业不断改善和优化用工环境,增强工业园区企业的凝聚力和职工对企业的向心力,探索建立工业园区企业用工与培训机构培训的有效对接机制,实现培训与用工的有效对接,满足工业园区企业用工需求,促进工业园区经济发展。
东湖区从破解高校毕业生获取就业信息、寻找合适岗位、开展自主创业、适应就业岗位和参加社会见习 “五大难题”入手,建立五项工作机制,形成了较为完善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
南昌以“零就业家庭”和“4050”等就业困难人员为重点,建立市、县(区)、街道三级劳动保障帮扶机制,全面开展就业、再就业援助。
2、相关政策
县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将对挂点联系的高校、工业园区、劳动保障平台、缺工企业以及培训机构的培训、用工所在地劳动保障服务机构对接服务情况进行跟踪问效,对参与就业服务机构进行绩效评估,对评估情况好的高校、劳动保障平台、工业园区、缺工企业以及培训机构给予适当奖励。
建立公共信息发布、职业指导就业重点推荐、创业绿色通道、创业就业培训、就业见习服务等机制破解高校毕业生获取就业信息、寻找合适岗位、开展自主创业、适应就业岗位和参加社会见习 “五大难题”。
为解决“零就业家庭”和“4050”等就业困难问题,南昌市建立政策扶持、就业援助、鼓励创业、公益岗位托底安置的“四位一体”帮扶机制和“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机制,对有就业愿望和劳动能力,且对岗位不挑不拣的,在72小时内落实就业。对特别困难的重点对象,提供上门送岗、即时服务、承诺服务、结对帮扶等援助。同时,南昌市以“零就业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