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7778-2001制冷剂编号方法和安全性分类.pdf

  • 89
  • 0
  • 约2.8万字
  • 约 20页
  • 2017-03-29 发布于四川
  • 正版发售
  • 被代替
  • 已被新标准代替,建议下载标准 GB/T 7778-2008
  •   |  2001-01-10 颁布
  •   |  2001-10-01 实施

GB/T 7778-2001制冷剂编号方法和安全性分类.pdf

  1. 1、本网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网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3. 3、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查看更多
GBT 77782001制冷剂编号方法和安全性分类

前言 本标准等效采用美国国家标准 美国供暖制冷空调工程师学会标准 制冷剂编号和安全性分类 编号方法与 有机制冷剂 数字符号 一致 但 标准中下述内容没有采纳 有关醚类的制冷剂编号方法 因为很少应用 相对分子量等于或大于 的化合物编号方法 目前还未收录 申请办法 我国还未建立该项工作内容 标准是对 的修订 相对 而言 主要有以下几点不同 标准明确为推 性标准 标准中制冷剂数量有所增加 增加了丙烷系同分异构体的编号方法 规定了非技术性前缀符号的表示方法 重新划分了毒性危害和燃烧性危险程度的分类原则 增加了部分制冷剂的破坏臭氧潜值 和全球变暖潜值 标准的附录 附录 是提示的附录 标准自实施之日起代替 标准由国家机械工业局提出 标准由全国冷冻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标准负责起草单位 合肥通用机械研究所 标准主要起草人 任金禄 标准由全国冷冻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负责解释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制冷剂编号方法和安全性分类 代替 范围 标准规定了制冷剂的编号表示方法 以代替化学名称 分子式或商品名称 使用 标准规定的制 冷剂编号表示方法时 并不排除化学名称和分子式的使用 标准还按照制冷剂的毒性危害和燃烧性危险程度规定其安全性分类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 通过 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 标准的条文 标准出版时 所示版 均 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 使用 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必威体育精装版版本的可能性 制冷设备术语 定义 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卤代烃 一种烃的衍生物 含有一个或多个卤族元素 溴 氯或氟 氢也可能存 共沸混合物制冷剂和非共沸混合物制冷剂 分别见 中 和 近共沸混合物制冷剂 一种温度滑移足够小的非共沸混合物 某些特定情况下 忽略这个温度差也不会产生明显误差 温度滑移 制冷系统中制冷剂定压相变过程开始和终了温度差的绝对值 但不包括过冷和过热 浓度滑移 制冷剂混合物中由于较易挥发组分先蒸发 不易挥发组分先冷凝而产生的混合物气液相组分浓度 的变化 毒性 由于短时间高浓度或长时间低浓度曝露面通过呼吸道吸入 经口摄入和经皮肤接触制冷剂的作用 所致工作人员有害或致命的能力 最高允许浓度 物 空气中的浓度 在这种环境条件下可以认为几乎全部工作人员可以反复地每天曝露其中而 无损健康的影响 最高允许浓度时间加权平均值 以正常 工作日和 工作周的时间加权平均最高允许浓度 此条件下 几乎所有工作人员 可以反复地每日曝露其中而无有损健康的影响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 批准 实施 燃烧最小浓度值 大气压力为 干球温度 相对湿度为 并于容积为 的玻璃烧瓶中 采用电火花点燃火柴头作为点火源的实验条件下 能够 制冷剂和空气组成的均匀混合物中足以使火 焰蔓延的制冷剂最小浓度 相对分子 量 一个分子的 量与碳 分子量的 的比值 相对分子 量与摩尔 量 单位 数量是相 等的 但它没有单位 制冷剂编号方法 对每种制冷剂规定的识别编号如第 章所示 其规则

文档评论(0)

认证类型 官方认证
认证主体 北京标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四川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110106773390549L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