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文化概论(张志烈)第二章 中国哲学.pptVIP

中西文化概论(张志烈)第二章 中国哲学.ppt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上农 农很朴实,容易使唤,天真,不自私,财物复杂难以搬动。 商心肠坏,不听话,自私,财物简单,容易转运,一旦国家有难,他们总是逃往国外。儒家和道家都表达了对农的渴望和灵感。 ?中国哲学的最高成就是成为“圣人”,而圣人的最高成就是个人与宇宙的同一。 ?途径:“出世”与“入世” ?表面上看,中国的哲学注重的是社会,不是宇宙;是人伦日用,不是地狱天堂;是人的今生, 不是人的来世 ?实质上,中国哲学的入世不是不关注形而上的价值,而是试图要把最高价值落实到日常生活中,而不是单独提取出来作一番冥想。“不离日用常行内,直到先天未画前” ?“内圣外王”的理想人格 天 · 人 天:天行有常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本荒而用侈,则天不能使之富;养略而动罕,则天不能使之全;倍道而妄行,则天不能使之吉。故水旱未至而饥,寒暑未薄而疾,祆怪未至而凶。 制天命而用之 人:隆礼·重法 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 明礼义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罚以禁之。 天 · 人 韩非子 · 法、术、势 法: 商鞅重法 “法者,宪令著于官府,刑罚必于民心,赏存于慎法,而罚加乎奸令者也。” 术: 申不害重术 “术者,因任而授官,循名而责实,操杀生之柄,课群臣之能者也。” 势: 慎到重势 飞龙乘云,腾蛇游雾,云罢雾霁,而龙蛇与蚓蚁同矣,则失其所乘也。贤人而诎于不肖者,则权轻位卑也;不肖而能服于贤者,则权重位尊也。尧为匹夫,不能治三人;而桀为天子,能乱天下。吾以此知势位之足恃,而贤智之不足慕敬重也。 二柄 明主之所道制其臣者,二柄而已矣。二柄者,刑德也。何谓刑德?曰:杀戮之谓刑,庆赏之谓德。为人臣者畏诛罚而利庆赏,故人主自用其刑德,则群臣畏其威而归其利矣。 今有构木钻燧于夏后氏之世者,必为鲧、禹笑矣;有决渎于殷、周之世者,必为汤、武笑矣。然则今有美尧、舜、汤、武、禹之道于当今之世者,必为新圣笑矣。是以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论世之事,因为之备。宋有人耕田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 韩非 · 历史观 汉 · 经学 汉初:黄老之学 独尊儒学 天人感应 德与刑 人才 兴太学 经学 魏晋玄学 主理派:向秀、郭象 道是无 万物独化:只要一定的环境、条件出现了,一定的物必然产生 制度和道德:随时代而变 有为与无为:自然才能充分而自由的发挥 知识和模仿:反对模仿圣人的人 主情派 任冲动而生活(刘伶、嵇康、王子猷、阮籍群猪共饮) 情与性:妙赏而非任何性爱的成分(阮籍、山涛妻) 佛入东土与“中国化” 儒家名教 道盛中华 三教之争 之融 世界的根源 认识论 人性观 穷理的境界 程 颐 形而上的“理”是宇宙的最高实体,决定着形而下的万物(气)。 “理”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最高原则。 “格物穷理”即可知晓其理,最终“豁然贯通”,实现心与理合一的圣人道德。(经验加先验认识论) 天命之谓性 生之谓性 “涵养须用静”,时刻警惕,在“敬”中通过读书研习、研究自然与内省克服私欲 朱 熹 天命之性 气质之性 人生来有良知良能,“理”应求于“心”,不可外求。 天命之谓性 生之谓性 “万物一体”,以天地为大我,泛爱天地万物的“至仁”状态(知先行后——知行合一) 程 颢 陆 王 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 (心外无物) 自省内心,发现本我——对固有的良知进行体认,良知显露 实学与朴学 实学 清军入关,满汉矛盾激化,明末清初的一批学者厌恶陷入教条化的程朱理学和空谈化的陆王心学。他们认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形成了“经世致用”为旨的“实学”。 黄宗羲:工商皆本,反对重农抑商;“理在气中”批判“理在气先” 顾炎武:“气”是宇宙实体,反对空谈理、性、心,注重实际研究 王夫之:理在气中,且“理依于气”;天下惟器 朴学: 以继承汉儒对经典的名物训诂进行研究为特征的“朴学”。 中西文化概論 中西文化概論 中西哲学 哲学是什么? 来自古希腊语philosophia,由philos和sophia组合而成,意思是“爱智慧”。 马克思:哲学是系统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冯友兰:哲学是人生的有系统的反思的思想。 牟宗三:凡是对人性的活动所及,以理智及观念加以反省说明的就是哲学。 罗 素:哲学是教导人们在不能确定时怎样生活下去而又不致为犹疑所困扰… … 自然的客观性与非客观性(泛道德化、天人感应等) 人与自然 人与人 之间 精神 与 肉体 人神、天人(道家)、人人(儒家)之间外在超越与内在超越 谋算与契约公正 哲学的三个层面: 反者,道之动 受日月运行、四时相继的启发,中国的哲学中都认同任何事物中都包含着对它的否定。 儒家:家族制度和祖先崇拜

文档评论(0)

124359561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文档有任何问题,请私信留言,会第一时间解决。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3023136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