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金华中学2013年下学期高一年级语文学科期中试卷
金华中学2013年下学期高一年级语文学科
期 中 试 卷
命题人:王※※ 审题人:涂※ 满分:150分 时间:150分钟
说明:1.将1——10题涂在机读卡上 2.将11-21题写在答题纸上
中空竹子却能风吹不折,雨打不浊,是因为它勤于作结;聪明的你也肯定会在此次考试中打一个壮实的结吧!
第Ⅰ卷(共30分)
一.(共12分,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有误的一组是( )
A. 衬衣(chèn) 扁舟(piān) 灌溉(ɡài) 绊脚石(bàn)
B. 牌坊(fāng) 埋怨(mán) 弄堂(lòng) 国子监(jiàn)
C. 拘泥(nì) 似的(shì) 谄媚(chǎn) 数见不鲜(shuò)
D. 炮烙(páo) 纸屑(xuè) 赡养(shàn) 怒发冲冠(guàn)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因缘 萧瑟 焦躁 枢纽 再接再厉
B.过分 九州 苍桑 安祥 兴高采烈
C.辽廓 迷漫 忤逆 连袂 乌烟瘴气
D.扇情 中坚 堤防 蓬蒿 要言不繁
3、下列语句中加点熟语的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电视剧《恰同学少年》以毛泽东的读书生活为背景,展现了以毛泽东等为代
表的一批优秀青年风华正茂的学习和生活故事。
B、美国和欧盟利用自己的债务危机,大摆鸿门宴,梦想借机吞噬国中发展良好
的经济。
C、面对欧债危机和美国金融危机风暴的不利国际形式,中国经济顺利渡过新
一轮改革的难关,是考验新一届领导核心智慧的难题。
D、不管有多么地不舍,我们都只有笑过之后,长歌当哭。
4、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
A.艾青从小被寄养在大堰河家,他是喝着大堰河的乳汁长大的,自从离家后,
他无时无刻没有不在思念着自己的乳母。
B.刘和珍作为北京女师大风华正茂的大学生,在国家危亡时刻毅然挺身而出,投
身到反对帝国主义和反动当局的爱国斗争中,代表了旧中国大学生和新女性
的光辉形象。
C.“意象”是我国古典美学中的一个术语,包括“意”和“象”两个方面的内
容,“意”是指创作主体的思想感情,“象”是指作为创作客体的客观物象,
它是作者内在的思想感情与外在的客观物象的统一。
D.1931年11月19日,徐志摩搭“济南号”飞机从南京到北京,在距济南
50里的党家庄,忽遇雾,不幸遇难,飞机因触山着火焚毁。
二、社科类说明文(共9分,每题3分)
城市中的礼与乐
礼、乐与城市文明有密切关系,这可从什么是文明,文明与城市的关系,以及什么是城市文明的核心内容等角度加以认识与阐释。
首先,在中国文献中,“文明”最早见于《易·乾·文言》和《尚书·舜典》,是指人们创造的用以区别“先进”与“落后”、“文明”与“野蛮”的一整套“形式符号系统”,也就是先秦儒家津津乐道的“礼乐制度”,它们的主要功能是为政治服务,所以古代中华民族的“文明”主要是指“政治文明”。
其次是“文明”与“城市”的关系一直十分密切,这在中西民族是高度一致的。在起源的意义上,英语中的“文明”(civilization)一词即源于拉丁文的“civitis”(城市)。在中国周代,建立“城市”的标志是不同于野蛮部落的祭祀与礼仪中心,如《诗经·大雅·緜》记载的“乃立冢土”。按照礼仪制度组织起来的人类活动,构成了最初的城市生活方式。在实践的意义上,依附于城市的中国古代礼仪制度的主要功能在于建立“夷夏之别”,有“礼乐”即“夏”(文明人),失“礼乐”则为“夷”(野蛮人)。英文的“civilization”一词,最初也是指城市居民的风俗、习惯和道德的高贵。城市文明的出现,第一次从文化模式上区别开“文明人”与“野蛮人”,构筑了“城市”与“乡村”在生活方式上的分界线。从当代语境看,与乡村、城镇及传统城市相比,城市、特别是大都市的“物质文明”与“政治文明”均获得了更高的发展,因而,一般性的“物质文明建设”与基本的“政治、法律制度建设”,已不能体现出城市文明在当代的发展水平,而作为一个社会更高发展目标的“精神文明建设”与“文化理想追求”才是其代表或象征。
再次,城市文明的核心在于“礼”与“乐”。《乐记》说:“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和,故百物皆化;序,故群物借别。”引申地说,“礼”的功能在于划定秩序,“乐”的目的在于生产和谐。没有“序”的人群是野蛮的、混乱的,而丧失“和”的社会则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