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十八茶与水.ppt

  1. 1、本文档共3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任务十八茶与水

秋雨:秋高敢爽,空气中尘埃杂质 少,水味清冽,上品。 梅雨季节的雨水:和风细雨,有利 雨水 微生物滋生,较次 夏季雷阵雨:飞沙走石,水质不净, 且水中含有氮气,不宜。 酸雨:工业城市污染较大 (五)自来水: 其水源一般来自江、河、湖泊,是属于加工处理后的天然水,为暂时硬水。因 其含有用来消毒的氯气等,在水管中滞留较久的,还含有较多的铁质。当水中的铁离子含量超过万分之五时,会使茶汤呈褐色,而氯化物与茶中的多酚类作用,又会使茶汤表面形成一层“锈油”,喝起来有苦涩味。所以用自来水沏茶,最好用无污染的容器,先贮存一天,待氯气散发后再煮沸沏茶,或者采用净水器将水净化,这样就可成为较好的沏茶用水。 ①陶缸内静置一夜,氯气散发后用。 ②净水处理:离子交换净水器、去氯气、钙、镁、成为离子水,尤其北方多碱性水,去离子后达中性。 ③沸腾法 (六)矿泉水 天然矿泉水的定义:从地下深处自然涌出的或经人工开发的、未受污染的地下矿泉水,含有一定量的矿物盐、微量元素或二氧化碳气体. 矿泉水与纯净水相比,矿泉水含有丰富的锂、锶、锌、溴、碘、硒和偏硅酸等多种微量元素。 饮用矿泉水有助于人体对这些微量元素的摄入,并调节肌体的酸碱平衡。但饮用矿泉水应因人而异。由于矿泉水的产地不同,其所含微量元素和矿物质成分也不同,不少矿泉水含有较多的钙、镁、钠等金属离子,是永久性硬水,虽然水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但用于泡茶效果并不佳。 下课内容预告: 任务八 泡茶程序及泡茶五要素 预习方式: 泡茶 再见! 任务十八 茶与水 毛世红 hong198526@163.com 学习导入 任务十八 茶与水 学时 2 工作任务 能够正确地选择泡茶用水 学习内容:1.泡茶用水的标准 2.常用泡茶用水 实现过程:联系本地常见的几种桶装水,确定冲泡方法,分组实施。 学习重点:掌握泡茶用水的标准 学习难点:学会正确的选择泡茶用水 提交课业:不同水质对茶汤滋味的影响报告 提交时间:5月15日 考核标准:1.报告的准确性 2.原创性 学习目标 能力目标 掌握泡茶用水的标准 了解常用的泡茶用水 培养学生选择泡茶用水的能力 参考书籍 水为茶之母 器为茶之父 -- 茶 。 古人论水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老子《道德经》 子贡问曰:“君子见大水必观焉,何也?”孔子曰:“夫水者,启子比德焉。遍予而无私,似德;所及者生,似仁;其流卑下,句倨皆循其理,似义;浅者流行,深者不测,似智;其赴百仞之谷不疑,似勇;绵弱而微达,似察;受恶不让,似包;蒙不清以入,鲜洁以出,似善化;至量必平,似正;盈不求概,似度;其万折必东,似意。是以君子见大水必观焉尔也。” 古人论水(陆羽《茶经》--五之煮) 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 其山水,拣乳泉石地慢流者上,其瀑涌湍漱勿食之,久食令人有颈疾。又多别流于山谷者,澄浸不泄,自火天至霜郊以前,或潜龙畜毒于其间,饮者可决之以流其恶,使新泉涓涓然酌之。 其江水,取去人远者。 井取汲多者。 其沸如鱼目,微有声为一沸, 缘边如涌泉连珠为二沸, 腾波鼓浪为三沸,已上水老不可食也 古人论水 唐代张又新《煎茶水记》记载,唐代的刘伯刍,提出宜茶水品七等, 扬子江南零水第一;无锡惠山寺石水第二;苏州虎丘寺石水第三;丹阳县观音寺水第四;扬州大明寺水第五;吴松江水第六;淮水最下,第七。 古人论水 明代许次纾在《茶疏》中说:“精茗蕴香,借水而发,无水不可与论茶也。 明代张大复在《梅花草堂笔谈》中也谈到:“茶性必发于水,八分之茶,遇十分之水,茶亦十分矣;八分之水,试十分之茶,茶叶八分耳。” 杭州的“龙井茶,虎跑水”,俗称杭州“双绝”。 “蒙顶山上茶,扬子江心水”,名扬遐迩。名泉伴名茶,真是美上加美,相得益彰。 古人论水 一是水要甘而洁。宋*蔡襄在《茶录》中说:“水泉不甘,能损茶味。” 赵佶在《大观茶论》中指出:“水以清轻甘洁为美。” 王安石还有“水甘茶串香”的诗句。 二是水要活而清鲜。宋唐庚的《斗茶记》记载:“水不问江井,要之贵活。” 明代张源在《茶录》中分析得更为具体,指出:“山顶泉清清而轻,山下泉清而重,石中泉清而甘,砂中泉清而冽,土中泉淡而白。流于黄石为佳,泻出青石无用。流动者愈于安静,负阴者胜于向阳。真源无味,真水无香。” 古人论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