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课讲义稿.pptVIP

法制课讲义稿.ppt

此“司法”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法制课讲义稿

过则勿惮改 勇于改正 分组探究 名人名言 得出结论:知错能改,知耻近乎勇,是青少年应当拥有的品质。 1、防微杜渐,是预防犯罪的重要途径,要克服小缺点、小错误、坏习气、坏作风开始,防患于未然。 2、增强法律意识,克服因年龄小而犯罪就不被判刑,只犯小错,不犯打错的错误思想。 怎样预防犯罪 3、有了错误,要敢于正视并敢于改正,树立知错就改的好品质。   著名的西班牙医学家拉桑雅哥,小时候由于好逸恶劳而不想学习,在中学时门门功课不及格。因为偷钱被学校开除,后又结识了惯盗而到处游荡。等他回到家中,父亲已被活活气死了,左邻右舍都指责他,再后来,甚至没有一个人愿意理他。家庭的冷遇、人们的歧视,给他带来极大的精神压力。然而,正是在这种压力下,他幡然悔悟。从此,他刻苦学习,高中毕业时成绩已名列前茅,入大学后更是发愤努力,直至成为母校的首席医药教授。 拉桑雅哥因创立神经细胞学说,获得诺贝尔医学奖。 探 究 周处年轻时,为人蛮横强悍,是当地一大祸害。义兴的河中有条蛟龙,山上有只白额虎,一起祸害百姓。义兴的百姓称他们是三大祸害,三害当中周处最为厉害。有人劝说周处去杀死猛虎和蛟龙,实际上是希望三个祸害相互拼杀后只剩下一个。周处立即杀死了老虎,又下河斩杀蛟龙,周处始终同蛟龙一起搏斗。经过了三天三夜,当地的百姓们都认为周处已经死了,轮流着对此表示庆贺。结果周处杀死了蛟龙从水中出来了。他听说乡里人以为自己已死而对此庆贺的事情,才知道大家实际上也把自己当作一大祸害,因此,有了悔改的心意。终于成为一名忠臣。 读了古今中外两个故事,你有何感想? 探 究   小杨是一名14岁的中学生,他很羡慕同学家里的手提电脑。一天,一位同学无意中说起,自己家附近的一间工具屋里,放着一个小偷偷来的一台手提电脑,还没有拿走。言者无意,听者有心。放学后,小杨从那里把电脑拿了回来,准备自己使用。   后来,小杨的偷窃行为被发现了,在老师的教育和家长的帮助下,小杨认识到错误,并且主动将电脑交给了相关部门。   但是,当小杨回到学校上课时,发现以前的好朋友对他都敬而远之了,同学们看他走进教室都低下头不说话了。 深度探究 1.小杨应不应该承认错误?2.你怎样看待小杨承认错误后出现的情况?3.如果你是小杨,还会主动承认错误吗?4.如果你是小杨的同学,会怎么做? 名人名言 君子之过,如日月之食焉,人皆见之。更之,人皆仰之。 ———《论语》 浪子回头金不换。 ——— 俗语 自我监督 实际效果 预防措施 危害性 不良行为 不良行为 严重不良行为 携带管制刀具 携带管制刀具,屡教不改 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 多次拦截殴打他人或者强 行索要他人财物 偷窃 多次偷窃 参与赌博 参与赌博,屡教不改 学习法律 走近《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共同解读“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 * * 法 制 教 育 课 香山中学校副校长 陈礼平 1.身边的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 2.不良行为到严重不良行为,违法犯罪行为的发展过程 3.违法行为的含义,一般违法与犯罪的不同(难点) 4.违法行为:分为民事违法、行政违法、刑事违法和 违宪行为。 5.犯罪的基本特征(重点) 内容提示 结论:一般违法与犯罪只有一步之遥 16岁的男孩小华虽然从小爱玩好动,但学习成绩还算不错。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爱玩电子游戏的挺多,小华也不例外。在游戏机房里,小华认识了一群“哥们儿”。一次,他们掏出一种白色粉末,围坐在那里吸。看他们的神情,一副飘飘欲仙的样子,一下子就引起了小华的好奇。当“哥们儿”怂恿他尝一口时,小华毫不犹豫地伸出了手。有了第一次,就有了第二次、第三次。后来,为了弄钱吸毒,小华开始学会说谎,甚至向低年级同学勒索。 通过上述案例,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案例分析 千里之堤 溃于蚁穴 不良行为与严重不良行为 结论:不良行为与严重不良行为与犯罪只有一步之遥。如果有不良行为不及时改正,极有可能一步步走向犯罪的深渊。 案例 普法小课堂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第三章 对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预防

文档评论(0)

xxj165888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04月12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