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节选.doc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庸节选

《中庸》(节选) 孔伋 《中庸》原是《小戴礼记》中的一篇。作者为孔子后裔子思,后 经秦代学者修改整理。北宋程颢、程颐尊崇《中庸》,南宋朱熹又作《中庸章句》,并把《中庸》和《大学》《论语》《孟子》并列称为“四书”。宋、元以后,《中庸》成为学堂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对古代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中庸》专门传授孔子的道德修养之道。古今中外,道德大体分为三个层级,即高尚道德、基准道德、底线道德。高尚道德是倡导人们去追求的最高道德境界,一般情况下不易做到。基准道德是平常情况下人们都应该遵循的道德,古代符合礼的行为就是一种基准道德,《中庸》所讲道德就是平常情况下能够做到的道德,也就是基准道德。底线道德是以“不损人”为底线,是道德和法的“临界点”,包括“不准式”和“必须式”两种道德行为规范。《中庸》所强调的基准道德是包含在中华十德三十修中各个道德规范的核心。《中庸》原文4700多字,三十三章。本汇集节选分为八部分,共2353字。 (一)君子修道慎独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二)君子修道中庸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 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 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 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 回之为人也:择乎中庸,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 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 故君子和而不流;强哉矫!中立而不倚;强哉矫!国有道,不变塞焉;强哉矫!国无道,至死不变;强哉矫! 君子遵道而行,半途而废:吾弗能已矣。君子依乎中庸。遁世不见知而不悔:唯圣者能之。 (三)何为中庸之道 君子之道,费而隐。故君子语大,天下莫能载焉;语小,天下莫能破焉。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及其至也,察乎天地。 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故君子以人治人,改而止。忠恕违道不远,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庸德之行,庸言之谨;有所不足,不敢不勉;有余,不敢尽。言顾行,行顾言。 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徼幸。 大哉,圣人之道!洋洋乎发育万物,峻极于天。故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温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礼。是故居上不骄,为下不倍。国有道,其言足以兴;国无道,其默足以容。 非天子不议礼,不制度,不考文。虽有其位,苟无其德,不敢作礼乐焉。虽有其德,苟无其位,亦不敢作礼乐焉。 (四)君子修道以孝 舜其大孝也与!德为圣人,尊为天子,富有四海之内。宗庙飨之, 子孙保之。故大德必得其位,必得其禄,必得其名,必得其寿。故天之生物,必因其材而笃焉。故栽者培之,倾者覆之。故大德者必受命。 子曰:武王、周公,其达孝矣乎。夫孝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春秋修其祖庙,陈其宗器,设其裳衣,荐其时食。践其位,行其礼,奏其乐,敬其所尊,爱其所亲,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孝之至也。 (五)君子修道以仁 哀公问政。子曰: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人道敏政,地道敏树。故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义者,宜也,尊贤为大。亲亲之杀,尊贤之等,礼所生也。在下位,不获乎上,民不可得而治矣。故君子,不可以不修身。思修身,不可以不事亲;思事亲,不可以不知人;思知人,不可以不知天。 (六)君子修身尊五伦、达三德、守九经 天下之达道五,所以行之者三,曰: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达道也。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所以行之者一也。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强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 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 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曰:修身也、尊贤也、亲亲也、敬大臣也、体群臣也、子庶民也、来百工也、柔远人也、怀诸侯也。 修身,则道立。尊贤,则不惑。亲亲,则诸父昆弟不怨。敬大臣, 则不眩。体群臣,则士之报礼重。子庶民,则百姓劝。来百工,则财用足。柔远人,则四方归之。怀诸侯,则天下畏之。 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言前定,则不跲。事前定,则不困。行前定,则不疚。道前定,则不穷。 (七)君子修身至诚 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

文档评论(0)

qianqian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1322413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