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初中历史教学论文在历史教学中如何实施主体教育
在历史教学中如何实施主体教育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的显著标志之一就是创新。创新能力是知识经济时代民族生存、社会发展的根本,也是教育自身发展的关键,这无疑对人才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具有强烈主体意识和创造精神的建设者,主体性教育将是今后教育发展的主旋律。中学历史是中学阶段的基础学科,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必不可少的学科。如何在历史教学中实施主体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
所谓主体教育是一种启发、发展、建构人的主体性结构的教育活动,它强调在教育中让学生进入教学活动,自主地、创造性地与教师一起完成教学任务,从而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的主动精神,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成长。这和素质教育的本质相吻合。本文试图从以下三个方面谈谈在历史教学中如何实施主体教育。
一、创设情景,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1、营造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
营造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是学生主体性发展的基本条件和前提,传统的教育思想不承认或不完全承认受教育者作为个人是自由、自主和有尊严的,否认受教育者的选择自由和选择能力,否认教育最终的实在是个人主体。因而在教学中仍然以知识传授为其价值定位,口耳相传的教学方法使教学沉浸在教师“満堂灌”和学生被动听的气氛中,专制的教学格调下,教师“权”大无比,没有给学生留下主动参与的空间。这种学情极大地抑制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其主体性的生成自然就成了一句空话,这就需要:
第一、形成积极的课堂文化。学生是“先验主体”,在全部教育活动中,必须新生任何年龄的学生。课堂是实施创新教育的主阵地,在教学中教师要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创设一种新生学生观点,鼓励学生质疑的课堂氛围,调动学生智慧的潜能,启迪学生“我要学”的要求。变教师的“”课堂,为学生的“学堂”,营造一个自主学习的环境。
第二、建立合作型的师生关系。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实施主体教育的基础。在现代教育体制下,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角,而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鼓励者和引导者。课堂上,教师要摒弃传统的“师道尊严”的专制教育方法,克服“满堂灌”和“满堂问”等弊端,让学生自由探索、热烈讨论、各抒己见,使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得以充分发挥。
第三、形成宽容的心理态势。历史是不可再现的过去,是不可再现的存在;历史结论必然带有研究者自身的时代局限性和认识局限性。这一学科特点决定历史是复杂的、抽象的。作为认知水平有限的学生,在主体参与教学中必然会提出不全情理的问题和做出“怪异”的举措。教师应采取宽容的心态,对待他们,不要轻易否定,而要让学生再思、再议、再试。引导学生在研讨中自我否定上,精心保护学生自尊心和自我发现的意识。
2、激活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失去学生努力学习的直接动力。在历史教学中如何创造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对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思维能力、创造能力有极大的帮助。情可感人,景可育人。我们的设想是通过创设良好的课堂情景,激活学生学史兴趣。
第一、创设情景,导语设计先声夺人。导语如同音乐中的前奏一般,能激起人们听下去的愿望,巧妙的导语,能唤起学生探索新知的兴趣和主动参与的意识。悬念导入、故事情境导入、诗歌导入、图片导入、谜语导入、媒体导入等都是历史教学中常用手段。如讲“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一课时,可用悬念法导入,首先提问学生:“同学们,你们认为羊能否吃人呢?然后设置悬念:“在世界上曾经发生过“羊吃人”的事情,你们想知道吗?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这段历史,去看一看羊是怎样吃人的。”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很快调动起来。
第二、运用情景,层层激趣。历史是历史人物和人民大众活动的遗迹,具有突出的情景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用鲜明的人物形象,激发学生感知教材;以趋势的情感调动学生参与教学;以蕴含的哲理,激活学生创新的欲望,通过启发――创新、范例――创新、模拟――创新、开放――创新等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进行主体实践。如讲“西晋和东晋”一课时,通过让学生表演“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乐不思蜀”、“闻鸡起舞”、“击楫中流”、“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等历史典故,进行模拟――创新,可以缩短时空距离,使人物栩栩如生;使事件活灵活现;使静止画面变成历史画卷,从而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达到以景激情,进行创新的目的。
第三、凭借情景,发展兴趣。学生兴趣具有明显的倾向性,这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凭借情景,从历史表象中,发展其形象思维。从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和优化的教学流程中,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锻炼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促进他们思想素质、认知水平、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等方面协调发展,从而产生强烈的学史动机,如在讲述“中英鸦片战争”一课时,我用“三自一导”法完成教学任务后,启发学生思考讨论:为什么鸦片战争后打开国门会阻碍中国经济发展而今天的开放国门却能推动经济发展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儿童文学与阅读教学.doc
- 設置计算机及应用专业(高职)的论证报告.doc
- 元素周期律选择专项训练.doc
- 設计年产140万吨的中厚板厂_毕业设计.doc
- 設计课题基于TMS320F28335的DSP开发板的研制.doc
- 設计说明书54103.doc
- 診断学全部习题及其答案.doc
- 元素周期表双基训练.doc
- 元素周期表限时训练.doc
- 元素周期表综合练习.doc
- 乡镇小学科学教师专业能力提升策略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建筑安装工程招标书范文(通用28篇).docx
- 学校安全氛围建设与教育效果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高中教师专业发展与教育变革的关系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精选工程建设招标投标合同(精选26篇).docx
- 高中生自我管理能力与学业成就的关系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2024-2025学年青岛版七年级数学上学期期中模拟卷(测试范围:七年级上册第1章-第4章)(全解全析).pdf
- 2024-2025学年小学英语三年级上册闽教版(三起)(2024)教学设计合集.docx
- 2024-2025学年初中美术七年级下册人美版(常锐伦、欧京海)(2024)教学设计合集.docx
- 高中英语课外阅读对学生的影响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