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写在学生背完《老子》五千言之后
写在学生背完《老子》五千言之后……
?
济南市育明小学 陈明磊
?
??? “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这是《道德经》的最后一句话。西出函谷关的老子为我们民族,乃至人类留下了宇宙的大音。
?
我的一群六年级的学生在课程表之外,仅用了两个多月的时间就背完了《老子》五千言,其背诵的熟练程度达到了不管问到哪章哪句皆张口即来的地步。加上以前背诵的整部《论语》,乃至蒙童读物《三字经》、《千字文》,还有诸子百家的妙篇佳章,洋洋大观的唐宋诗词,捎带加塞的现代白话诗文名作等,这群十一、二岁学生背诵的经典已经多达十余万字,在小学毕业前,《易经》、《孟子》、《庄子》,甚至西方的莎士比亚、托尔斯泰等大师的经典代表作品还将留驻他们心间。这群学生在应试教育的岩缝里,拼命般地汲取着天地之精华,傲然而立。
?
??? 做为一名语文老师,我曾经发出过豪言壮语:“我的学生在小学毕业时,要成为全市同年龄组的孩子中语文素养最好的学生。”当然,今天有人会拿考试成绩来衡量,我认为,分数并不是衡量学生语文素养的标准,如果开始我就把这批学生当考试机器来培养的话,也许他们人人会考出高分,但他们今天绝对不会有如此的语文收获。他们不光背诵量大,而且人人喜欢读书写作,有位孩子的母亲来叫苦:“我儿读书着迷到了连其它功课的作业也顾不上写了,赶也不出去玩儿,家里都吓得把书偷偷地藏起来,但也没有用,不知哪会儿又被翻出来了。”这仅是一个极端的例子,反映了班级读书风气之盛;读书多了,孩子们就不怕写作文了,每学期要写二十多篇的文章,每周达到上千字的写作量,人人乐此不疲。优秀的作文陆续汇入班级的《萌芽集》里,不断溅起童年的朵朵欢乐浪花。更重要的是我的学生们具有了悲天悯人的善良情怀和忠诚正直的处事态度。他们出游时看到一只小鸟被人捕捉而伤怀,借观看之机勇敢地打开笼门把小鸟放生;一次集体活动中,他们各小组不约而同地把多分给的橘子送回到老师那里,决不贪得一点便宜。……而一张试卷的分数绝对反映不出学生如此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思想境界。
教育要给予人的是悲悯、善良、正直、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是不畏强暴,铁肩担道义的社会责任。而获得人类这些优秀的精神传统,对学校教育而言,就要帮助学生从感受中外文化经典中来获得。
?
??? 三年前,我让孩子诵读经典的时候,认识层次还是比较低的。当时,我主要的目的就是想寻求语文教育的突破,感觉现行的教材内容浅、白、虚,教学方式机械,学习低效,空耗了学生小学六年的宝贵时光。我是带着推己及人的想法去积极推动经典诵读的,自己的小学、初中阶段都是文革时期,很少接触到中外圣贤的名著,就凭大人们藏掖着的一本发黄缺页的《千家诗》,还有一本藏得更严实的闲书《今古奇观》,再加上高中阶段恶背的几篇古代散文,竟也有几分“腹有诗书气自华”的自我感觉。如今,条件允许,为什么不让孩子从小就去背诵那些千古传诵的经典呢?那对学生形成优秀的语文素养是有极大帮助的。于是,我找了《论语》中的一些名句让学生去背,竟发现学生记忆力超强。古代文化经典对他们有着天然的亲和力,有如母乳对婴孩的吸引。于是,我毅然决定让学生们去背古文。材料先是自己从针式打印机里一张一张地印,多亏了当时是个小班,就二十多个学生,中午晚上稍加把劲就有了,如今看到学生们还在翻阅着的二、三年前印的诵读材料时,我感到无比欣慰,学生不止读到了智慧、仁爱、隽永的名篇佳作,也读到了老师的一片爱意苦心。在朝霞与夕阳中,我们低吟“莲出淤泥而不染”,高诵“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在每节课中,都要诵读“子曰”、“诗云”一会儿;去书店买书,建立班级书架,时时忘我捧读,走进李白、苏轼、安徒生、雨果的精神世界;漫游山野河川,在蓝天白云间体验“落霞与古鹜齐飞,秋水与长天一色”的绝唱……
?
??? 丰富多彩的教育形式,贴近儿童心灵的平等交流,让经典诵读活动成为了学生学习生活的一大乐事,五年级上学期的时候,他们组成了四个诵读竞赛小组,还自命名为“清风轩、腾蛟阁、静心斋和子云亭”,其名各有典故出处,皆取自古代的一些名篇佳作里的断句和文意。这反映了他们诵读的水平和思想情趣的追求。
?
??? 后来,在五年级的下学期,二班的二十多个学生也并入我执教的一班,他们很快地就被一班热情、积极的诵读氛围所感染了,人人自愿买了《论语》书来,你追我赶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起来!如今,一些天分好、又勤奋的孩子的背诵量远远地超过了老一班的一些“朽木之徒”。比如,有一个小男生在背诵《老子》的时候一路领跑,当别的同学背到五、六十章的时候,他举手说我要背八十一章“信言不美”,大家一片惊呼,原来他跑到终点了。他充分发挥了“鲶鱼效应”,使得各路不甘居于人下的“豪杰”群起争锋,整个教室人声鼎沸,琅琅书声;回到家里,他们尽管不是“中文系”专业的在读生,要完成其它各科较繁重的作业,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