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拍《乡村里的中国》.docVIP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我拍《乡村里的中国》.doc

我拍《乡村里的中国》   ?春节期间,一部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贺岁片《乡村里的中国》爆红网络。它以质朴的笔触,真实生动地描绘了乡民的生存状态,乡愁的文化源头,是有记录意义的、不可多得的中国农村生活标本。问世以来,已荣获华表奖、白玉兰奖等20个奖项。   ?这部影片的导演就是曾以影像《俺爹俺娘》感动世人的著名摄影师焦波。   “找一个不大不小、不穷不富的村庄,在那里驻扎上一年,以24节气为结构,拍摄一部真正属于中国农民的纪录电影,名字叫《乡村里的中国》。”   2012年1月2日,时任国家广电总局电影局副局长、现为局长的张宏森这样跟我说,并让我尽量在立春这天开机。   当时,离立春只有一个月的时间了。用时兴的语言来说,我“摊上大事了”。现在想想真是无知者无畏。   我的骨子里流淌的是农民的血液   我不是学电影的,也没学过纪录片,底气来自我喜欢乡土题材的作品。我的骨子里流淌的是农民的血液,虽然离开乡村三四十年,但一直不断地在回望它,不断地跟它接触碰撞,而且这份乡土情结越来越浓。   张宏森让我在北方找一个村庄(这里节气明显),但时间太紧,我一跺脚:回家乡沂蒙山去。最终选定了沂源县杓峪村。   立春临近,一刻不敢怠慢。紧接着筹建摄制组。片子总共才有百万资金,找专业导演、专业摄影师是不可能的;再就是,从立春开拍到来年春节结束的373天,一天都不能离开村子,谁能做到呢?   摄制组总算搭成了,共6人,不是俺的学生,就是自家亲戚,最大的25岁,最小的15岁。   正月十三是立春,我们十一进了村,在村里租了个院子,这里成了我们的家。我想这个家应该有个名字,挂个牌。叫什么呢?就叫“村儿电影社”吧。杓峪村总共167户,我们是第168户。   我们在村里过起了和村民一样的日子。养了6只狗,一只鸡和一只鹅,取名光圈、黑白、快门等与影像有关的名字,给它们盖了狗窝鸡舍。把院子里的空地开垦了一遍,施上农家肥,种上各种蔬菜,在院子上空用绳子扯起让藤蔓爬上去的瓜架。   对于我们朴实地到来、真诚地融入,村民也就自然地、简单地却又完全地把我们当成了自家人,就好像前脊梁贴着后背,没有任何间距。平日里他们说啥干啥也都不背我们了,几乎忘了摄像机的存在,所以拍的都是纯自然的生活状态。   用足够的诚意记录乡亲们的故事   在一个村子里,每天都发生很多事情,只要是我们觉得有价值的都收入镜中。每一个景色的变化、每一个节气的变化,以及村民的生活、劳作、衣食、风俗习惯及婚丧嫁娶、生老病死,都要拍下来。然后从这里面挑故事,故事要有代表性,并且要连起来,贯穿全年。   纪录片导演不能导演生活,只能靠自己的观察、判断,在每天发生的纷繁事情中抓取需要的东西。然而,我是一个零经验的导演,摄制组又是一个零经验的团队。拍摄初期,我们山重水复有点迷茫,与故事和人相隔太远,即便走近,也是朦胧。   “燕子筑巢惜无泥,农夫撒种欠东风。云盖心头愁满容,顽疾扰体臆满胸。念光阴,过半载,心憔悴,力无能,今夜又临三更雨,叶叶声声,敲打六十翁。”这就是我在极度困惑甚至要被摧毁时的心情。但我们始终没有放弃两个字:坚持。因为中国农民可贵的精神,就是在无奈中坚持。他们始终都在上坡路上,再苦再难都是向前的,哪怕倒下了,也是往前倒的。   随着我们对乡村、对土地、对农民的一步步深入了解,那些故事和人竟呼之欲出了。   拍第一场戏是立春民俗。村里的文化人杜深忠用刷子一笔一划用力在砖墙上写着“春”字。我们发现,他深信精神食粮,不像庄户婆娘那样只关注家人吃穿,一有时间就爱看电视新闻、写毛笔字、摆弄二胡。于是,我们首先确定了杜深忠这个人物作为拍摄对象。   在和村书记张自恩的交往中,我们发现,他是中国最底层的干部代表,村子里的大小事都得他处理,表面上看他粗粗拉拉、大大咧咧,其实很无奈、很落魄,经常焦头烂额。于是,我们又确定了张自恩这个人物作为拍摄对象。   我们和村里的大学生杜滨才成了邻居。他两岁时父亲得了精神病,母亲离婚外嫁他乡。“儿想娘,筷儿长;娘想儿,路儿长。”杜滨才能不能和母亲团聚?我们充满了期待。于是,他也成为我们的拍摄对象。   正月底是雨水,村里却下了一场雪。至此,杜深忠的文化线,张自恩的政治线,杜滨才的情感线,让人激动不已地清晰显露出来。他们在24节气的顺序中交错出现,从春天到夏天、到秋天、一直到冬天,这3条故事线还继续联系着,而且到春节的时候,每一个故事都有了结局。   有助理问我:“焦老师,我们怎么拍这个人,这个人怎么就有故事呢?”   我回答:“每个人的生命都是一个鲜活的故事,当我们有足够的耐心、足够的诚意去记录他的时候,就会有特别意外的收获。”   我们把乡愁留在了那个小山村   惊蛰、芒种、秋分、冬至……节气叠更,光阴往来。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