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岷江,张献忠沉银之谜.doc
岷江,张献忠沉银之谜
首次证实,沉银之谜揭开面纱
2005年4月20日,杨富华像往常一样在离家不远的岷江河道里捡拾白火石(鹅卵石)卖钱,却真是“捡”来了意外之财。这河道是县里正在实施的岷江引水工程,有一边的河道已被挖下了两三米深。他等候着挖土机从河道深处挖出更多的石头,这样可以捡得多也可多赚一些。 四川彭山“江口沉银遗址”出土的国家一级文物金封册1月6日,彭山县文管所所长吴天文展示“江口沉银遗址”出土的文物从“江口沉银遗址”打捞出水的50两银锭上刻有地名等字
杨富华记得银锭掉出来的时候,挖土机挖了两层,第一层不到一米,第二层铲下去起码有两三米深。“当时并未注意,挖土机把石头挖起来,堆积在一边,装载机再来铲,铲了之后倒出来,倒出来由于是从高处往低处,里面的东西散开落在地上。”捡石头很有经验的杨富华很快发现其中与石头很不一样的黑糊糊的东西。“一共捡到了五个银锭!”杨富华的激动迅速引来了许多村民围观和骚动,大伙都寄希望于像他一样捡到宝贝。
捡到银锭的第二天,杨富华就将其中两枚卖给了新津县一个叫冯建新的人。一个卖了1900元,另一个卖了1000元。杨富华回忆,那个卖出1900元的银锭上面清晰地写着“崇祯××年,饷银五十两,银匠姜国庆”。由于害怕,他将所剩中的两枚趁夜色又埋回了工地。
民众的哄抢很快引来县里派出所民警和文物管理部门的人。但时任彭山县文物管理所所长的方明注意到的并不是那些早被村民一抢而空的银锭,而是散落在一旁的几根青冈木。“民间传说张献忠沉银就是藏在木头里,虽然没看到银子,但有这样一个东西了。”方明于是指挥属下捡回那些木片。在他看来,青冈木比农民们捡到的银锭价值还要高。经现场测量,青冈木一根最长的一片大约有120厘米,方明用这些木碎片刚好拼出了半只木筒的形状。
方明将青冈棒复原后,显示由两个半筒扣合而成,中心位置刚好形成一个长约100厘米、直径为15厘米的圆形空间。而在现场,工程施工监工当场交出了一个银锭,方明接过来,马上判定银锭属明代,重量在50两左右。这枚宽约13厘米、高10厘米的银锭刚好可以放入那拼凑好的半只木筒中。方明将银锭和木筒比画了一下,判定这个长约100厘米的青冈棒内,基本可以放置10枚银锭。 雷长明是捡到最后一枚银锭的人。
雷长明得知江里能“钩鞘宝”已经是21号了。上完夜班回来的他听妻子说在老乡家见到了捡来的大银锭,一共有10枚,老乡们只捡到9枚,还有一枚未被找到,两人打算着,“去河道里看看,转一圈,去钩一钩”。
雷长明家就在岷江河道的岸边,穿过新铺的河边水泥公路,就能到达河岸边。岷江河水靠近雷长明家的这半边由于施工已经被拦截,第二天一早他带着碰碰运气的心理直接走进了施工现场。
挖土机还在作业,当时文管所所长方明正下令让挖土机将剩下的青冈木从沙石里翻出来。雷长明觉得运气特别好,“挖土机一翻,刚好翻到我面前,被我看到了”。这时妻子站在岸边叫雷长明回家吃饭,雷长明捡到银锭就往家里走。
妻子刚回到家,雷长明还未到家,派出所民警的车就停在了家门口。老两口起初不太情愿将银锭交出,也并没有意识到银锭作为“文物”的重要性。民警无奈之下只好让村里和文管所的工作人员来做工作。几天后,雷长明才将银锭主动上交。
算上雷长明、杨富华及其他村民主动上交,以及警方追回的银锭,2005年引水工程施工期间,彭山县一共收回了7枚银锭。方明根据青冈棒破损的情况,判定另外三枚在水中经过百年冲刷,木头腐烂,形成缺口,也许早已流失。
出土的银锭经四川文物委员会鉴定属明代银锭,其中6枚有铭文的属于二级文物,1枚没有铭文的属于三级文物。吴天文将这些篆刻于银锭上的铭文抄录下来,他们惊奇地发现,每件银锭都有不同的产地,将产地与四川连在一起后,在地图上出现的路线恰巧与明末农民起义将领的作战路线图吻合。七枚银锭以及青冈棒的发现,所有证据指向了300多年前的张献忠。
果真与张献忠有关?
驱车从彭山县城通过岷江大桥,便能到达江口镇。沿着山边公路行驶几公里开外镇政府门口刚好正对江中“江口”的位置。“江口”的来历,是因此处位于南河和府河的交汇处,两河汇流形成岷江,直奔乐山、宜宾最终汇入长江。
靠近江口镇的岸边立了一块碑,是由四川省眉山市在2010年认定的“江口沉银遗址”。现任彭山县文管所所长吴天文告诉我:“自从2005年出土并且正式开始通过正规渠道回收文物以后,我们将这片区域申报为市级的保护单位,于2010年申报成功。”
不论文物管理部门还是当地村民,都强调以前关于张献忠在此地沉船并藏有巨额财宝的说法都只是传说。“之前都是传说,整个岷江河道这么长,你不知道具体位置在哪里。直到后来发现东西后才把它定为文物保护单位。”吴天文说,“考古方面都要有事实依据。”
2005年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