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员下海史:士大夫与家国情怀.docVIP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官员下海史:士大夫与家国情怀.doc

官员下海史:士大夫与家国情怀   从官场到商海,一条无形的线将这个社会一部分精英人群牵连到一起。官员下海,是时代变革的一个侧面,也是个人实现人生价值的体现。个人定位和时代巨变紧密结合,成就了极具中国特色的历史瞬间。   从春秋到清末:战争真正的主人和实业救国的士大夫   孔子门下七十二弟子,首富非子贡莫属。子贡出任过鲁国、卫国国相,在国际外交事务上周旋于齐、吴、越、晋四大国,赢得了国际赞誉。下海经商的子贡同样令人侧目,“贵贱之期,数得其时,故货殖多,富比陶朱”,越王勾践听闻子贡到来,“除道郊迎,身御至舍”。千金家资的子贡成为司马迁笔下的商业巨子,唐宋帝王更是对其追封公侯。   子贡下海经商掀起了春秋官员经商的高潮。越王勾践的政府总理范蠡下海经商,三聚三散,富甲天下。随后,魏国的政府总理白圭下海,推行“人弃我取,人取我予”的商业“仁术”。无论是子贡、范蠡还是白圭,他们都是典型的职业经理人式的官员,他们同那个时代的公务员一样,穿梭于各国权贵门下,可以入朝为官,也可以下海经商。   下海的公务员凭借在官僚系统的政治资源,往来于各国朝堂市井。随着战争的加剧,公务员群体流动的速度进一步加速了国际贸易的进程。野心勃勃的政治家们为了满足兼并的巨大野心,乐意推动商业的发展。庞大的商业网络支持着战争机器的运转,历史的尘埃中,国君家宴上的商人们,才是战争背后真正的主人。   到了晚清,戊成六君子血溅菜市口,帝师翁同??的高足、状元张謇愤然辞职下海,在南通经商,最终成为一代巨商。状元黄思永因为深陷皇室绯闻入狱,出狱后对爱新觉罗王朝失望透顶,下海同袁世凯做起了烟草生意,生产的北洋香烟成为宫廷特供产品。流亡海外的康有为一边高喊保护皇帝的口号,一边开着公司大搞矿业、房地产。   胡适说在近代中国史上,张謇是“一个很伟大的失败英雄”。甲午战败后,张謇反思战败原因,萌生“实业救国”的念头。他把国家比喻为树,教育就是花,海陆军就是果实,而树的根本则在实业。如果只是贪图花与果的灿烂甜美而忘记根本,那么花与果又“何附而何自生”?   清末下海公务员如过江之鲫,他们成了晚清宪政改革的生力军,黄思永、张謇更是商部的首席顾问。   1992年的分水岭   时隔80年后的20世纪90年代,再次出现了公务员下海潮。1992年,邓小平发表南巡讲话。党的十四大决定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确立了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这一年,12万公务员辞职下海,1000多万公务员停薪留职。   于是,“92派”横空出世――1992年前后,“企业家才能”和“领导力”第一次大面积地由体制配置给市场,即“士大夫下海”。   下海的公务员中,以陈东升、冯仑、潘石屹、田源、毛振华、郭凡生为首的一批纷纷成了地产、金融、互联网等各领域的佼佼者。   他们原本生活于广义的体制内,或行政官员,或智囊部门研究员,或大学教员。他们的人生志向无一例外都是为了谋求更高的职务,他们中的几位甚至在40岁左右已经官至司局级。他们经纶满腹、忧国忧民,是新的“士大夫”阶层,他们继承了这一阶层“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精神气质――这是这一阶层在中国历史里的最典型特征。但是1992年前后,他们选择离开或“被离开”体制。   没有哪一代企业家拥有如此深刻而统一的群体记忆,并以一个特殊的年份为自己打上标签“92派”。这群在1992年受到邓小平“南巡”讲话影响而纷纷主动下海创业的体制内知识分子。如今在商海已浮沉整整20年,有人成功,有人失败、有人执迷、有人勘破……   这一拨白手起家的官员群体,在1992年前后还相对弱小,但智商高、情商高、有胆识,他们成长的速度在其后20年被证明是最快的。   “92派”企业家是反映中国改革进程的一个重要群体。他们是先在体制内成长、再转向体制外的:他们既了解体制内的经济运行,又懂得体制外的种种酸甜苦辣;他们善于借鉴发达国家的成熟经验,把它们引入中国市场的空白领域,成为某个行业的开拓者或佼佼者。   在这一波公务员下海浪潮中,中国经济GDP长时间保持了8%的增长。92年的公务员下海潮再现了春秋战国时期公务员下海的盛况,这一批下海的官员们十年生聚,十年发展之后,同样出现了结驷连骑,与王者问乐的景象。   “92派”的预演和后续:时代脉搏的强劲律动   其实,在著名的“92派”前后,还有两波下海潮,它们隐藏在“92派”的光环之下,是90年代官员下海的预演和后续。   改革开放之初,打破铁饭碗需要很大勇气。敢于走出这一步的,首先一类是企业工人或事业单位干部。这些人他们不仅会失去固定的工作,还会将拥有的一切福利――医疗保障、退休金等统统放弃;第二类选择停薪留职,给自己留条后路;第三类下海属于体制内流动,主要针对官员――机构改革后机关缩减编制,官员从机关前往下属单位或企业当领导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