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传统文化之济南美食讲述.doc

  1. 1、本文档共3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济南传统美食老字号 济南传统美食老字号有汇泉楼饭庄、燕喜堂饭庄、聚丰德饭店、天丰园狗不理 包子铺、草包包子铺、新梅村饭店、便宜坊、心佛斋素菜馆、异香斋黄家烤肉铺、老玉记扒鸡店、醴泉居酱园、兴顺福酱园、德馨斋酱园、泰康食物公司、玉美斋食物店、老茂生糖果庄、大观园商场、万紫巷商场、一大食物公司等 ------- 燕喜堂 济南人一向重饮食,济南菜成为八大菜系之一的鲁菜的重要分支。旧时济南有四大鲁菜馆,其中一家就是燕喜堂。 燕喜堂创建于1932年3月,时值南燕北归时节,便得了这个雅号,示意开业燕子报喜。它由两座三进四合院组成,有两个高大的门楼。今金菊巷1号为东院,是主人住宅,3号西院为店铺,共有18间营业室,同时可容纳200人就餐。创办人赵子俊,老家历城,16岁进城打工,20岁时到吉元楼饭庄打工,后来在芙蓉街北首开设的魁元楼跑堂。燕喜堂是在山东商业银行董事董丹如的资助下开办的。因赵子俊科班出身,他对菜品质量和特色的要求很高。炉灶掌门人侯庆甫、梁继祥在烹饪技艺上追求典型的老济南风味,时称“历下风味”,以清汤、奶汤等汤菜见长。燕喜堂的菜好,就餐环境又颇具家居生活的气氛,给人以宾至如归的感觉。很多人都以在此就餐为荣。赵掌柜提出,做生意最讲究与人“结缘”,就连拉黄包车的车夫也要请进来,不能怠慢,点菜更是丰俭由人。所以,开业不足两年,便跻身济南府餐馆三甲。 1952年燕喜堂迁至泉城路北。1956年公私合营,经理仍由创始人赵子俊的儿子赵鑫荣担任。赵经理曾用大半年的时间搜集南北特色菜谱,不断推陈出新。在一次济南市的厨艺比武中,燕喜堂的师傅都名列前茅,生意也有了新的起色。1958年,这家老字号又搬到泉城路南卫巷口,后曾改名“红星”饭店。1980年后重又改为“燕喜堂”。1986年新店又一次装修时,还特意请诗人臧克家题写了店名,挂在了装饰一新的大门上。但无奈的是,老字号终因经营不善于上世纪90年代将店面卖给了一家银行,这家曾红透老城半边天的饭庄就此有名无实了。 聚丰德初由济南人王丕有、王兴南、程学礼等集资于1947年,在经三路纬四路口原紫阳春饭店旧址开业,程学礼任经理。聚丰德三字是集济南聚宾园的聚字、泰丰楼的丰字、北京全聚德的德字组成,寓义是扬三家饭店烹饪之长。聚丰德的股东、经理都是饮食业行家里手,店内堂、灶、柜、案人员均配备齐全得力,有一定专业技能,因而开业不久即以精湛的烹调技艺、高超的饭菜质量在行业竞争中占居了优势。所烹调的菜肴选料精、下料准、配料齐全、刀口均匀、火候适度,色、香、味俱佳。其中油爆双脆、九转大肠、蟹黄鱼翅、葱爆海参、干烧鱼、烤鸭等几十种菜肴和五仁包、豆沙包、油旋、佛手酥、八宝饭等多种面点,均成为广大顾客喜爱的名菜、名点。 汇泉楼坐落在济南西门泺源桥东侧的汇泉楼饭庄,自光绪十二年(1886年)开业,已有百余年的经营历史。汇泉楼饭庄原址在江家池街的江家池畔。历城县张古坟庄人张钦,出资在江家池畔创办锦盛庄。1941年,增盖池北畔二层楼,楼南临池墙壁上书有“汇泉楼饭庄”5个正楷大红字,光耀夺目。顾客登上楼来,俯视池中游鱼,品尝酒菜。妙趣横生。心旷神怡。汇泉楼饭庄以经营糖醋活鲤鱼、红烧面筋、“活鱼三吃”闻名省内外,特别是名吃糖醋活鲤鱼盛入盘中。鱼头尾高翘,吱吱啦啦冒泡,呈跃龙门之状。食之香稣酸甜、外焦里嫩,鲜醇微咸,鱼肉嫩美。如食兴未尽,可把食剩之鱼做汤,济南人称“砸鱼汤”。让人食后回味无穷。1955年,汇泉楼饭庄搬迁到估衣市街仲三元杂货铺旧址经营。1956年,公私合营,归济南市饮食公司管辖。1960年,汇泉楼迁回原址江家池。1965年又迁到泺源桥东侧,新建的五层楼内,改名汇泉饭店。1984年,新建的温泉服务楼并入汇泉饭店。后随着城市建设旧城改造,汇泉饭店被拆除。虽然汇泉楼饭庄不存在了,但汇泉楼饭庄的名菜名吃却永远留在人们的记忆中。 草包包子铺“草包”包子铺始创于1937年,创始人张文汉,济南泺口镇人。童年入泺口继镇园饭庄学徒。他生性憨厚,终日烧火、择菜、干杂活,无声无息,师兄弟皆呼之为“草包”。对此他从不介意。1937年,“草包”全家从泺口迁到济南城。为了糊口,他打算开设包子铺。在乡亲和友人的帮助下,在西门里太平寺街南段路西,租房开业。开业前他找到当时济南名中医张书斋先生给包子铺起个响亮的字号。张先生说“草包”就很响亮,就叫“草包”包子铺吧。“草包”二字就成了包子铺的字号。草包包子馅配料非常讲究,刀切肉馅,配以笋丁、蛋糕丁,用老渍酱油、小磨香油,精心调制。以新“面肥”发二等粉,制作包子皮,捏为菊花顶包。“草包”包子馅多、鲜嫩,味美可口。开业后,品尝者络绎不绝,生意日渐兴隆。为扩大营业,又在大观园北门里西侧租房开业。后又迁到普利街冉家巷口泰康食物店东邻租房开业。1948年9月,济南解放后的第二天,国民党飞机狂轰滥炸,一颗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shuwkb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