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三)农村聚落体系 农村聚落体系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由村庄和集镇共同组成的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 农村聚落数量众多,规格不一,分布地域不同,职能和特点各异,根据其人口规模、经济职能、服务范围等因素可以将一定范围内的村镇划分为若干等级,等级越高,规模越大,其影响地区越广,数量则越少,不同等级的村镇间往往存在着紧密的联系,从而在空间结构上构成一个具有一定特点的村镇体系。 二、城市景观与感知 城市是人类所创造的一种文化景观。除了少数平地起来的城市外,都是长期历史发展而形成的,因此,它有丰富的内涵。城市内的各种建筑,不单纯是为某种用途而建造的,它也反映一种艺术上的美,也是一种文化的反映。其布局,有的在整体上,有的在局部上,呈现出一种文化上的意识。总之,城市景观有丰富的内涵,是应注意的重要内容之一。 (一)城市景观 1.在城市景观中,最明显的是城市建筑高度。 2.其次,城市景观往往与著名的建筑物相联系,该建筑也就成为该城市的标志与象征。 3.第三是城市的格局。 一些经过规划而建设的城市往往表现得尤为突出,不仅重要建筑物的单体与组合,而且整个城市的道路系统都反映出其独特的风格和含义。例如我国的首都北京,美国的华盛顿等。 4.第四是城市与环境的协调所形成的风格。 由于一些城市所在地理环境的不同,因而形成其特殊的风格。例如沿海、沿江、沿湖的城市多充分利用其水体表现城市特色。 三潭印月—杭州西湖第十景 平湖秋月 苏提春晓—平湖秋月 曲院荷风—断桥残雪 柳浪闻莺—花港观鱼 双峰插云—三潭映月 雷峰夕照—南屏晚钟 (二)城市感知 城市的景观给人的印象并不相同。这是由于每个人的生活环境不同、文化背景不同而产生的。从城市景观来说,对人感知留下深刻印象的是路、界、节点、区和路标。 路是指城市的道路,如商业街等,道路两旁的商店、建筑、街道景观都会给人留下印象。人们头脑对城市的图形就是一条条路形成的框架。 界是指城市不同区之间的界限,往往以河流、岸线、高地、 街道等各种标志来区分,它是人们对城市的视域范围。 节点是指汇合处,如道路的重要交叉口。 区是指某种特征的地区,如不同类型人的居住区。 路标是景观的参考点,有的以某个建筑,有的以某个有历史意义的地点,有的以某个繁华地段等。 思考与练习题 1.聚落的概念及其类型 2.城市的起源及古代东西方城市发展的比较 3.新中国城市发展的三个阶段 4.古村落的形成和发展 5.世界及中国关于城镇的标准 6.城市体系的等级规律 7.举例说明城市区位与环境的关系 8.形成城市地域结构的动力 9.举例说明城市内部的地域结构模型 10.城市景观及其内容 11.集镇,集市与乡村的概念 12.一般类型的乡村 图2 中国工业化与城市化相关关系分析 城乡人口迁移与城市化 农村推力 城市拉力 农村资源减少 收入和生活水平较高 农业生产成本增加 就业机会 剩余劳动力增加,就业机会减少 服务水平 生活贫困,收入增长缓慢 受教育机会 社会保障缺乏 社会保障制度 四、当代城市化的特征 (一)当代世界的城市化特征 (二)当代中国的城市化特征 (三)世界城市化的发展趋势 (一)当代世界的城市化特征 1、城市化进程加快; 1900年世界城市化水平13.6%, 1950年29.2%,1980年39.6%,1998年46.1%, 2005年48%. 2008年世界城市化水平超过了50%。发达国家80%,我国2009年达到45.68%(2009.9.17) 2、大城市发展迅速,出现规模巨大的城市群; 100万人,1800年只有伦敦一座,1850年3座,1900年16座,1950年150,1980年234座.世界人口最多城市日本首都东京人口约1229万 3、城市化发展的区域差异明显; 发达国家一般都在80%以上 ,发展中国家进展慢,水平低. 4、发达国家出现“逆城市化”倾向。 人口由大城市向小城市和农村扩散的现象,成为“逆城市化”现象 城市化的预备期 城市化的发展期 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期 城市化成熟期 城市化发展一般规律——拉平的“S”型曲线 (二)当代中国的城市化特征 1、有计划逐步发展,城市化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1980年19%,1990年26.4%,2000年36.2%,2003年40.6%,我国的城市化水平已达45.68%(2009.9.17) ,据有关方面预计,今后我国每年将有1200万人成为城市居民。 2、乡村城市化开始显现; 农村出现工业小区等,推动农村地区人口和产业集中,出现乡村城市化 3、城市规模体系的动态变化加速,城市群和一批超大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