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4.6.4.2 显色反应条件的选择 * c(R) A c(R) A c(R) A (1)显色剂用量 ,适当过量。适宜的用量通过实验求得 * 在pH=2~3 Fe(ssal)+ 在pH=4~7 Fe(ssal)22- 在pH=8~10 Fe(ssal)3 在pH12 Fe(OH)3 棕橙色 沉淀 黄色 紫红色 (2)溶液酸度:既要防止被测离子生成沉淀,又需防止有色配合物离解。有效的方法是加入缓冲溶液(考虑干扰) * (5)溶剂,有机溶剂会降低有色物的离解度,从而提高 显色反应的灵敏度。 (6)共存干扰离子的影响及消除 a. 控制酸度,使干扰离子不显色。 (3)温度,通过实验找出适宜的温度范围。 (4)时间,在颜色稳定的时间范围内进行比色测定。 * c. 改变干扰离子价态,测Ni2+时,Fe2+ 有干扰,加入氧化剂, Fe2+ → Fe3+ . d. 分离干扰离子,用萃取、沉淀、电解、离子交换等方法。 还可选择适当的参比溶液和入射光的波长等方法来消除共存离子的干扰。 b. 加入掩蔽剂 ,如用SCN-测定Co2+时,Fe3+有干扰,加入 F- ,Fe3+ + 6F- = FeF63- , Fe3+ 被掩蔽。 * 离子交换法用于Fe3+、Al3+分离时.先用HCl溶液处理试液,使铁、铝分别以FeCl63-、Al3+形态存在。然后经过阳离子树脂交换柱,此时Al3+留在柱上,而FeCl63-流出柱子,从而达到分离的目的。 * 色谱分离法,若在充填硅胶、活性氧化铝、纤维素等载体的柱子上进行,则称为柱上色谱分离法;若用滤纸作载体,则称为纸上色谱分离法。 溶剂化合物萃取体系,例如磷酸三丁酯萃取FeCl3。 某些无机化合物萃取体系,例如CCl4萃取I2。 4.6.4 4.6.4.3 分光光度法常用的显色剂 * (1)无机显色剂 钼酸铵法(测 P、 Si、W) 过氧化氢法(测V5+、Ti4+) (2)有机显色剂(主要使用) a、O,O给电子螯合剂: 铬天菁S(CAS)、苯基荧光酮( PF ) b、O,N给电子螯合剂:偶氮胂III等 * c、N,N给电子基团:邻二氮杂菲(测Fe)等 d、带含硫基团的螯合剂:双硫腙(测Cu、Pb、Zn、Cd、Hg等) 4.6.4 4.6.5 测定条件的选择 * 4.6.5.1 选择合适波长的入射光(吸收曲线) 4.6.5.2 吸光度读数范围的选择 4.6.5.3 选择适当的参比溶液 4.6.5.1 选择合适波长的入射光(吸收曲线) * (545nm) lmax或“吸收大,干扰小”的波长 4.6.5 4.6.5.2 吸光度读数范围的选择 * 透光率读数的准确度是仪器精度的主要指标。测定结果的精度常用浓度的相对误差dc/c表示。 A=-lgT=e b c * 若透光率刻度的读数的绝对误差为?T=1%,用不同的T代入上式,可得相应浓度测量的相对误差?c/c,作图。 * 1、T在 20%~65% (A = 0.19~ 0.70)范围,相对误差较小。 2、T = 36.8%(A =0.434),相对误差最小。 由图可见: 为了减小浓度的相对误差,提高测定的准确度,一般应控制溶液吸光度A在最适宜读数范围0.2~0.7。 0.2 0.4 0.6 0.8 1.0 0 2 4 6 8 10 T 0.368 * 【例】某一有色溶液在2.0cm的吸收皿中,测得透光率T=1%,若仪器透光度的绝对误差DT=0.5%,计算 (1)测定的浓度的相对误差Dc/c (2)为使测得吸光度在最适读数范围内,溶液应稀释或浓缩多少倍? (3)若浓度不变,而改变比色皿厚度(0.5cm、1.0cm、2.0cm、3.0cm),则应选择那种厚度的吸收皿最合适,此时Dc/c为多少? * 解 (1) (2)A = -lgT = -lg1% = 2 设有色溶液原始浓度为c0,当b一定时,A=ebc=K?c,要使A=0.2~0.7,则 即稀释3~10倍 * (3)当c一定时即c0,A=ebc=K?b,要使A=0.2~0.7,则 b0=2cm b = 0.5cm * 控制吸光度在适宜的范围内(A=0.2~0.70) (1) 控制试样的量或溶液的稀释程度来控制溶液浓度。 (2) 选择不同厚度的比色皿(比色皿规格)。 4.6.5 4.6.5.3 选择适当的参比溶液 * 原则:使溶液的吸光度能真正反映待测物的浓度。 在吸光度测量中,作为比较的溶液或溶剂称为参比溶液或空白溶液。 * (1) 试样、试剂、显色剂都无色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