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现代文学30年题库1
一、 填空(10分,每空0.5分)1、五四文学革命开始于 年,其标志是胡适和陈独秀发表于《新青年》的两篇文章 、 。2、文学研究会又被称为 派,其会刊是 。它代表了五四文学现实主义的潮流。3、新月诗派又称 派,其代表诗人 被茅盾称为“中国布尔乔亚的开山的同时又是末代的诗人”。4、“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是 提出的口号,周作人提出了 主张,为五四文学革命提供了理论支持。5、鲁迅对现代文学的贡献之一是开创了表现 和 两大现代文学题材,他一生创作的小说有《呐喊》、《彷徨》和 等三个集子。6、小学校长潘先生是 的小说中的人物;婵娟是 作品中的人物形象。7、闻一多的五四时期的诗集有 和《死水》两部,他的诗歌理论主要体现在主张。8、湖畔诗人对新诗的最大贡献在于 诗的创造。而“纯诗”概念则是 派诗人提出的,这个诗派20年代的代表诗人是被称为“诗怪”的 ,他的代表作是 。二、名词解释(20分,每小题5分)1、问题小说2、失事求似3、小诗体4、国剧运动 三、简答(40分,每小题8分)1、分析阿Q的形象及其意义。2、简析郁达夫小说的艺术特色。3、简析《女神》的艺术特色。4、以《弃妇》简析李金发诗的组织上的特点。5、简析丁西林喜剧艺术的特点。四、论述(30分,每小题15分)1、分析鲁迅小说的“离去—归来—再离去”情节模式。2、分析朱自清抒情散文的艺术风格。05本科现代文学B卷答案要点一、填空(共10分,每空0.5分)1、1917年 《文学改良刍议》 《文学革命论》2、为人生 《小说月报》3、新格律诗 徐志摩4、胡适 人的文学5、农民 知识分子 《故事新编》6、叶绍钧 郭沫若7、《红烛》 “三美”8、爱情 李金发 《弃妇》二、名词解释(20分,每小题5分)1、问题小说:是五四时期出现的一类小说现象。当时的许多作家如叶绍钧、许地山、冰心等抱着为人生的态度,用小说揭示出许多社会人生问题,试图以此引起人们对这些问题的关注,从而达到社会改造的目的,被称为“问题小说”。代表作品有叶绍钧的《这也是一个人?》、冰心的《两个家庭》等,在当时产生了较大的影响。2、失事求似:是郭沫若历史剧创作的基本原则。所谓“求似”,就是历史精神的尽可能真实准确地把握和表现,所谓“失事”,就是在此前提下,所写的故事尽可以和史实有所出入。他所重视的是历史精神的真实,而不是外在历史事实的真实。3、小诗体:20年代出现的一种诗歌形式。它以短小的诗行抒写个人即时的感兴,或托物喻理,或借景抒情,常以哲理入诗,表现作者零碎的思想。20年代曾流行一时,打破了胡适体白话诗止步不前的局面。4、1925年赵太侔、余上沅等一批留美学生在归国后,曾于1926年6月至9月在徐志摩主持的北京《晨报》副刊上创办《剧刊》,提倡“国剧运动”,提出了与《新青年》派不同的另一种选择。他们主张“从整理与利用旧戏人手”去建立“中国新剧”;在戏剧观念上,主张发扬传统戏曲“目的在于娱乐”的“纯粹艺术”的倾向,反对“利用艺术去纠正人心,改善生活”的易卜生式的社会问题剧;在戏剧的表现上,他们受到爱尔兰民族戏剧运动的影响,提出要“探讨人心的深邃,表现生活的原力”,因而赞赏西方象征主义与表现主义艺术,进而提出要糅合东、西方戏剧的特点,“在‘写意的’与’写实的’的两峰间,架起一座桥梁”他们的这一设想,显然带有浓重的理想主义色彩,由于不适合当时社会的需求,终未能实现,成为—个“新梦”。三、简答(共40 分,每小题8分)1、阿Q是辛亥革命时期的一个贫困的不觉悟的流浪雇农的典型。 他经济上赤贫,社会地位十分低下,受压迫受剥削,被侮辱被损害,生活十分悲惨,阿Q的性格十分丰富、复杂。他有农民的优点:“真能做”,割麦便割麦,舂米便舂米,撑船便撑船。他又很质朴。他有农民的弱点:主观、保守、狭隘、愚蠢。也沾上些游手之徒的狡滑。他还受到封建思想的种种影响,如深恶造反,以为造反是与他为难;严于“男女之大防”及排斥异端等等。阿Q的主要性格特征是精神胜利法。所谓精神胜利法,就是在现实生活中处于失败者的地位,但不正视现实,用盲目的自尊自大、自轻自贱、畏强凌弱、健忘、忌讳缺点、以丑为荣等种种手法来自欺自慰,自我陶醉于虚幻的精神胜利之中。《优胜记略》和《续优胜记略》两章,把阿Q的精神胜利法的种种方面表现作了精彩的描绘。精神胜利法是一种麻醉剂,它使得阿Q不能正视自己的现实处境,不能清醒地认识自己的悲惨命运,虽然受尽欺凌,却并无真正的不平,没有真正的作出改变自己的境遇的反抗行动。阿Q的精神胜利法,是概括了极其深广的社会历史内容的,是普遍存在于中华民族各阶层的一种国民性的弱点。所以,阿Q又是一个“现代的我们国人的魂灵”,阿Q这一典型,对于每一个中国人,都是一面镜子,可以在里面照出自己的某一方面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