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哲学的物质概念 (1) 自然界的物质性 (2)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2、哲学的运动概念 (1)运动和物质的关系 (2)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 3、物质运动的规律 (1)规律的概念 (2)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 ◆(2)物质与物质的具体形态: 区别:①物质是指各种物质具体形态的共性——客观实在性。 物质具体形态则是物质的具体表现,它不仅具有共同的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还具有自己的个性。 ②物质不能被创造、改变和消灭,而物质的具体形态则可以被人创造、改变和消灭。 ③我们既不能用物质去代替物质的具体形态而看不到物质世界的多样性;也不能用物质的具体形态去代替物质而看不到世界的物质性. 联系:①物质是从各种物质的具体形态中概括和总结出来的,没有具体的物质形态就没有物质。 ②物质只能存在于物质的具体形态之中,而万事万物都是物质的具体表现。 总之,可以将二者的关系看作是一般与特殊、共性与个性、抽象和具体的的关系。(但不能看成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3)自然科学的物质概念与哲学上讲的物质 区别:自然科学的物质概念只涉及物质世界中的一部分物质形态的具体特征;哲学上的物质概念概括了宇宙间一切客观存在着的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 联系:自然科学的物质概念是哲学物质概念研究的基础并为之提供证明,哲学的物质概念为自然科学的物质概念的研究提供指导。 注意:两者是共性与个性、一般和个别、抽象和具体的关系,不是多数和少数、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这里的“客观实在”是 A、世界上万事万物的总和 B、自然界中客观事物的共同属性 C、所有有形的物质 D、万事万物共同的属性 2010年8月7日11时左右,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发生特大泥石流。截至8月16日已有1 254人遇难,490人失踪。专家称,当地树木被大量砍伐、耕地的扩展,造成了很严重的水土流失是此次发生特大泥石流的重要原因。这警示我们 ①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 ②人类活动必将引起自然灾害的发生 ③承认自然的客观性是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前提 ④改造自然务必要尊重、顺应和保护自然 A.③④ B.①③ C.②④ D.①② 阿法盆地位于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东北约350公里。1974年在这里发现在当时最为古老的人类化石——距今320万年的南方古猿阿法种“露西”骨架。在此之后,又陆续发现了距今数种古猿化石、距今100万年的直立人,以及最为古老的晚期智人化石。大量化石和文化遗物证明,人类起源于动物界,人类的进化演变是从古猿、直立人、智人到现代人。这表明( ) A.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相互依存 B.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C.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是有区别的 D.人类产生前的自然界才具有客观性 4、(08海南卷)情感因素和文化情结,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浪漫美好意向的形象符号。11月26日,由“嫦娥一号”卫星拍摄的我国第一幅月面图像向世人完美亮相,标志着我国第一次探月活动的圆满成功。由“嫦娥一号”卫星拍摄的月面图像覆盖区域属于月球高地,长约460公里,宽约280公里,分布有不同大小、形态、结构和形成年代的撞击坑。从唯物论的观点看,这幅图像佐证了 A.神话的产生是缺乏客观根据的 B.月球与地球具有相同的物质结构 C.各种唯物主义物质观的科学性 D.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的正确性 “国际海洋生物普查计划”宣布,新发现的深海生物已经达到17 650种,其丰富性、多样性和广泛性令人吃惊。上述材料充分说明( ) A.生物是世界的唯一存在 B.人类社会的生存依赖自然界 C.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 D.自然现象是多变的 * 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第四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 世界的物质性 第四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 1、物质 (1)物质的客观性 (2)物质的可知性) (3)(物质的唯一特性) 与唯心主义划清了界限 与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 物质有客观实在性,无论人们是否感受到,它都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意志为转移 (1)含义: 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客观实在和客观存在的区别 (1)客观实在:只是指物质现象 (2)客观存在:包括物质现象和精神现象 (3)“客观实在”是一种“客观存在” 下列属于物质范畴的是( )A、日月星晨B、党的路线、方针、政策C、学习计划D、生产力、生产关系E、电、磁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5章天然气脱水第3节重点.ppt
- 【中考风向标】2016中考物理一轮复习基础知识过关第5部分生活物理第1讲声的世界(精讲)课件讲述.ppt
- 一年级学生写句子练习讲述.pptx
- 【中考复习精要】2014年中考复习(知识梳理+考点精讲+课后提升)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综合性学习讲述.ppt
- 【中考面对面】2015浙江省中考科学总复习课件:第14讲二力平衡的与运用讲述.ppt
- 一年级语文S版上册15石榴笑了公开课课件讲述.pptx
- 【中考面对面】2015浙江省中考科学总复习课件:第29讲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方程式讲述.ppt
- 一年级语文上册《汉语拼音总复习》课件讲述.ppt
- 【中考面对面】2015浙江省中考科学总复习课件:第41讲化学基本实验专题讲述.ppt
- 一年级语文上册活页备课专用纸(管秀芹)讲述.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