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鉴复习提纲.doc

  1.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鉴复习提纲

总论 一、名词解释 中药鉴定学:是研究中药鉴定方法和质量标准的一门应用科学。它是以传统的中药鉴别经验为基础,运用现代自然科学的方法与技术,系统地整理和研究中药的来源、品种鉴别特征、质量评价方法、开发和扩大中药资源等方面的知识。 中药资源:是指一定空间范围内,自然状态存在或人工制造的,可供作为中医药用的植物、动物、矿物、和加工品的种类一集蕴藏量的总和。 道地药材:许多药材由于天时、地利的生长条件和多年来劳动人民精心培植和加工,行程了历史悠久、品种优良、生产及加工技术成熟、质量稳定、临床常用的著名药材,这些药材在重要经营行业中被称为“道地药材”。 4袋样:由每一包件取得的混合样品。 5混合袋样:全部袋样混合均匀所得的样品亦叫“初样” 6平均样品:将初样根据不同种类按上述方法反复数次取样,直至最后剩余的药材量足够完成必要的试验以及留样数为止。 二、著作: 我国已知最早的药物学专著首推《神农本草经》(三卷)。成书与东汉末年,载中药材365种,按医疗作用分为上、中、下三品。较为完整的性状鉴别法提出了中药质量鉴定的科学问题。 公元502~536年,梁?陶弘景著成《神农本草经集注》(七卷),该书收载中药材730种,并将药材分为玉石、草木、虫兽、果、菜、米食、有名未用7类,堪称药材依自然属性分类的先导性著作。 公元659年,唐?李绩、苏敬等22人撰成《新修本草》(五十四卷),该书又称《唐本草》,载药850种,按药材的属性分为11部。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颁行的药典,该书采用了图文并行的编写方式。 公元741年,陈藏器著成《本草拾遗》(十卷),收载了《新修本草》未载的重要692种,该书提出了按照药效宣、通、补、泄、轻、重、燥、湿、滑、涩的分类方法,在内容上重视中药的性味功能、生长环境、产地、形态描述、混淆品种考证等。 1108年前,北宋?蜀医唐慎微编撰了《经史证类备急本草》(三十一卷,简称《证类本草》),该书载药1746种,也是现存最早、最完整的本草著作。 1505年,刘文泰等编写了《本草品汇精要》(四十二卷),该书载药1815种,分别以苗、形、色、味、嗅等项逐条记载了与性状鉴别有关的内容,并附有彩色药图(最早),具备了现代中药性状鉴定法的雏形。 1596年,明?李时珍著成《本草纲目》(五十二卷),载药材1892种、药方11096首、药图1109幅,该书自立分类系统。 三、道地药材: 东北产区——关药 华北产区——北药 华东产区——浙药和部分南药 西南产区——川药、云药、贵药 华南产区——广药 内蒙古、西北产区——西药 青藏产区——藏药 十大广药:阳春砂仁、石牌藿香、新会陈皮、德庆巴戟天和何首乌、雷州高良姜、肇庆芡实、连州玉竹、广佛手、化州橘红。 新会陈皮广藿香,春砂化橘徐闻姜;肇实首乌巴戟天,西江玉桂佛手香。 四大怀药:地黄、山药、牛膝、菊花。(河南) 浙八味:浙贝母、玄参、菊花、白芍、麦冬、延胡索、白术、郁金。 四大北药:当归、黄芪、党参、大黄。 ★中药鉴定基本任务:鉴定中药的品种和质量,继承和弘扬祖国医药学遗产,制定规范化质量标准、扩大和开发中药资源。 ★鉴定中药的真伪和基原是中药鉴定的首要任务,鉴定中药的优劣是中药鉴定的基本任务。 中药的常规检测项目:水分测定、浸出物含量测定、灰分测定、挥发油的含量测定。 影响中药品质的优劣因素: 有效物质群的组成和有效成分的含量(取决) 受药用品种(内部因素)的影响 栽培条件和产地(生长环境因素) 采收时间 加工方法 生产工艺 药用部位 贮藏环境 运输条件 药材常用的加工方法: 洗涤与挑选 修整与去皮 蒸、煮、烫 熏 发函 干燥 挑选分等 (干燥法有:晒干、烘干、阴干、焙干、远红外加热干燥、微波干燥等。) 中药商品变质的形式: ①虫蛀 ②生霉 ③变色 ④走油:指某些含油药材在储藏不当时油分向外溢出,或药材在受潮、变色、变质后表面呈现油样物质的变化称为“走油”(如柏子仁、麦冬、天冬、枸杞子) ⑤风化(芒硝、明矾、胆矾) ⑥自燃(柏子仁、海金沙、紫苏子、菊花、红花) ⑦有效成分自然分解或起化学变化(贯众、樟脑、冰片)。 →性状→鉴别→检查→含量测定 鉴定目的(3方面):真伪鉴别,纯度检查,品质鉴定 传统经验鉴别法:眼看、手摸、鼻嗅、口尝、感试 性状鉴别的内容:性状、打消、颜色、质地、表面特征、断面特征、气、味、水试、火试 各论 性状鉴别:(重点药) 锦马贯众(习用品:广东贯众,苏铁贯众):鳞毛蕨科粗茎鳞毛蕨干燥根茎。化学成分为锦马酸类,味微涩,后渐苦辛。倒圆锥形。外表密被排列整齐的叶柄残基及鳞片;横断面呈棕色或深绿色,有黄白色小点(分体中柱)5~13个,环列。 大黄:(大黄,其色也。将军之号。)蓼科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药用大黄干燥根及

文档评论(0)

haihang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