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本文档共4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8鱼类

中国北方海水鱼彩色图集 序 研究与开发海洋,是新世纪人类达成的共识和追求的目标。 占地球总面积的辽阔海洋,蕴藏着许多形态和生态各异的海洋动物。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人们对探索海洋的奥妙,了解与保护海洋生物资源的意识与日俱增。为适应人们生活质量和文化品位日益提高的需要,结合多年的海上实践经验。编写了中国北方海水鱼彩色图集。 黄海及渤海,是邻接辽宁、河北、天津、山东四省(市)的中国北方两海,海域宽广,陆地水系纵横,是许多经济鱼、虾类的产卵场、索饵场、越冬场和洄游通道。本图集汇集了该海域的鱼类和世界常见的经济鱼类,具有很强的知识性、观赏性和趣味性。 扁头哈那鲨 哈那鲨、花七腮鲨(俗名) 分布:中国、朝鲜半岛、日本、印度洋、地中海。形态特征:体延长、亚圆筒形。头宽扁。吻钝圆。上颌无正中齿,每侧齿6个;下颌有1个正中齿,每侧齿6个。腮裂7对。背鳍1个。尾鳍长,歪尾形。体背部灰褐色,散布不规则的黑褐色斑点;腹部灰白色。成鱼体长3-4米,体重300千克左右。 生活习性:近海底层鱼类。游泳滞缓。性凶猛,以鱼类、头足类及甲壳类等为食。卵胎生,每胎产仔10余尾。 经济价值:肝油含量高,皮可制革,肉可食用。 浅海长尾鲨 镰刀鲨、长尾鲨(俗名) 分布:中国黄海南部、东、南海;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 形态特征:与弧形长尾鲨相似。第一背鳍位于胸、腹鳍之间,后端在腹鳍起点之前。尾鳍末端叶部小。与之相似的深海长尾鲨,尾鳍稍短,尾鳍末端的叶部大,眼大,第一背鳍后端在腹鳍起点上方。生活习性:与弧形长尾鲨基本相似。生活区域偏南。 经济价值:可食用。其肉为做鱼糜的上等原料。 长蛇鲻 狗母鱼、砂梭、神仙梭、丁鱼(俗名) 分布:中国、朝鲜半岛、日本。 形态特征:体长,近圆筒形,向后渐细。吻较圆。头长而平扁。口裂大。口内有绒毛状齿。背鳍1个,体背后部有脂鳍1个。胸鳍后端不达腹鳍起点。背鳍、胸鳍和尾鳍呈淡灰色。腹、臀鳍白色。有侧线。体背圆鳞。体背部淡褐色,腹部灰白色。体长一般在20-30厘米。 生活习性:底栖鱼类。主要生活于近海沙泥底海区。主食鱼类、头足类和甲壳类等。产卵期春夏季。2龄(体长约19厘米)开始性成熟。 经济价值:肉味较好,刺多。可炖、烤、炸吃或制成干品。经济鱼类。 鳄蛇鲻 香梭、丁鱼(俗名) 分布:中国黄、东、南海;西部太平洋、印度洋。 形态特征:体近圆筒形,向后渐细。吻较圆。头长而平扁。口裂大,口内有绒毛状齿。背鳍1个,无棘,其后部有1脂鳍。胸鳍后端达腹鳍基底上方,腹鳍腹位。体侧有一行斑块。尾鳍上缘无黑色斑点,下缘黑色。个体较大,大者可达70厘米左右。 生活习性:与长蛇鲻基本相似。 经济价值:肉味较好。可炖、烤吃或制成干品。 细蛇鲻 狗母鱼、沙梭(俗名) 分布:中国东、南海;太平洋、印度洋。 形态特征:与鳄蛇鲻相似。头和尾柄部稍平扁。胸鳍鳍条12-13个。体侧有9-10条黑褐色横带。各鳍上均有斑点和褐色斑纹。体长一般在15-20厘米。 生活习性:与长蛇鲻基本相似。一般生活在珊瑚礁海域。 经济价值:食用鱼。 大头狗母鱼 分布:中国黄、东、南海;世界温带、热带的海域。 形态特征:与鳄蛇鲻相似。头大。眼在头顶部。吻长比眼径短。腹鳍内侧鳍条比外侧鳍条长。臀鳍基部长。体侧有5-6条黄色纵带。体长一般在20-30厘米。 生活习性:与长蛇鲻基本相似。白天常潜入沙中,夜间捕食鱼类等底栖动物。产卵期为夏秋季。 宽纹虎鲨 虎鲨(俗名) 分布:中国渤、黄、东海;朝鲜半岛、日本。 形态特征:体亚圆筒形。上下颌前后异形,前部齿尖细,后部齿宽平扁。腮裂5对。背鳍2个,其前方各有1棘,并有毒腺相附。体侧有褐色横带,一般不超过20条,两背鳍间有4-5条。各鳍末端钝圆。有臀鳍。体呈黄褐色。个体较小,体长一般1米以内。 生活习性:近海底栖鱼类。常在沿岸浅海或礁石海藻丛生的海域生活。主食甲壳类、棘皮类和贝类等底栖动物,用扁平牙齿压碎食物硬壳食之。性较温和。卵生,春夏季产卵。 经济价值:可食用。 姥鲨 姥鲛、蒙鲨、昂鲨、戆鲨(俗名) 分布:中国、世界各大洋。 形态特征:体近纺锤形,粗大,口大,牙细小而多,呈颗粒状。鳃耙密而细长。眼无瞬膜或瞬褶。鳃裂5对,鳃孔宽大,延伸近背侧。有臀鳍。背鳍2个,第二背鳍与臀鳍均很小。尾柄细,两侧有强隆起峭,上下有缺刻。成鱼体长可达12-15米,几吨重。 生活习性:大洋性中上层大型鲨类。性温和,有时在近海索饵。好结群,主食小鱼和浮游动物等。10-11月脱换鳃耙,此期间绝食。 经济价值:肝脏大,为制鱼肝油的原料。皮可制革,肉可食,脂肪可炼油,鳍可制“鱼翅”。经济价值高。 鲸鲨 分布:中国、太平洋、印度洋、大西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haihang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