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北京化工大学膜分离实验室介绍
传质与分离实验室 * 渗透汽化蒸汽渗透技术 蒸汽渗透技术的应用: 研究体系:醇/水体系脱水 膜: CS+PVA/PTFE共混复合膜; PDMS/PTFE复合膜 实验已获得较高的分离因子及通量,为进一步研究蒸汽渗透膜反应分离器奠定基础。 渗透汽化蒸汽渗透技术 随着对节能要求的增长和环境保护立法的严格,渗透汽化和蒸气渗透技术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今后进一步的研究方向是:开发新的耐高温、耐溶剂、高选择性、大通量透水膜;开发高性能有机物/有机物分离膜;开拓新应用领域,以充分发挥这一新技术的优势和潜力。 * 传质与分离实验室 膜吸收过程传质性能的研究 膜吸收概述 * 膜吸收过程基本原理图 (对于疏水膜) 1985年Zhang Qi Cussler将膜分离技术与传统吸收技术相耦合,开发了一种新型气体吸收技术——膜吸收技术。 与传统的吸收过程相比较,膜吸收过程具有以下特点: 使用中空纤维膜接触器,传质比表面积大,可达3000~5000m2/m3; 克服雾沫夹带、液泛等问题; 气液两相流速可以独立调节,操作弹性大。 膜吸收过程的主要应用 SO2、CO2等酸性气体的脱除 废水中挥发性污染物的处理 氨气回收 传质与分离实验室 固定化酶膜反应器 背景 木瓜蛋白酶 * 酶的结构对环境十分敏感,如对热、强酸、强碱、有机溶剂等不够稳定,从反应体系中回收困难,易于造成产物污染使得产物提纯困难,从而导致生产成本的提高等。因此酶在工业领域的应用一直受到限制。 直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随着酶固定化概念的提出才为这些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有效的手段,从而成为酶工程领域中最为活跃的研究方向之一。 酶活中心 传质与分离实验室 酶的固定化 固定化酶(immobilized enzyme)是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将酶限制或定位在某一特定的空间范围内,从而增加酶对环境波动的耐受性。 * 提高酶的稳定性 对酶催化过程可实现调控 易于将底物与产物分开 利于产物的分离纯化 便于进行连续反应 反应后可回收重复使用 传质与分离实验室 固定化酶膜反应器 * 特点 反应速率快,选择性高,条件温和 膜是酶固定化的良好载体 能够有效消除产 物抑制 特点 传质面积大,传质速率快 避免了乳化和破乳、液泛等问题 易于连续化、自 控与集成化 1968年,Michaels首次提出了酶膜反应器的概念。酶膜反应器能将酶的催化特性与膜材料的优良分离性能相结合,使化学反应和产品分离同时进行。 传质与分离实验室 固定化酶膜反应器 * 药物生产(中间体生产)的各种转化反应 对外消旋化合物进行光学拆分以及手性化合物 的合成 应用在发酵工业中,生产乙醇、丙酮 酶膜生物反应器用于污水处理,尤其是水中酚的降解 研究及应用领域 传质与分离实验室 科研获奖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高粘度、易自聚等特殊物系精馏新技术的研究开发与应用 * 传质与分离实验室 科技进步一等奖 面向非均相分离过程的PTFE膜开发及其应用 * 传质与分离实验室 科技进步一等奖 易自聚物料精馏新技术的研究开发和应用 * 传质与分离实验室 科技进步一等奖 BH型高效填料塔与分离过程强化的研究、开发及产业化应用 * 传质与分离实验室 北京市科学进步二等奖 膨化聚四氟乙烯膜的微孔控制、改性及其应用研究 * 传质与分离实验室 专利 * 张卫东,郝欣,张慧峰,张泽廷,徐静年,史季芬. 张卫东,刘君腾,任钟旗,杜昌顺,马竞男. 传质与分离实验室 含铬废水闭路循环处理工艺.发明专利(已授权). 2008.3.21 , ZL2006101131265 一种微孔板式膜孔隙率的测定方法.发明专利(已授权). 2006.4.19,Z6 利用中空纤维更新液膜技术实现 同级萃取—反萃的方法.发明专利 (已授权). 2004.9.21,ZL 200410077945.X 张卫东,李爱民,刘君腾,姜德强,应讷江, 于丽丽. 肟水解反应与渗透汽化膜分离耦合技术一步法制备羟胺盐. 发明专利. 2007.6.8, 200710100329.5 * 一种利用反应-萃取“耦合”技术制备羟胺盐的方法. 发明专利. 2006.6.23, 200610089403.3 任钟旗,张卫东,刘光虎,陈星群. 张卫东,姜德强,任钟旗,杨婧,杨龙. 一种利用疏水膜进行油品脱水的方法发明专利. 2009.3.13, 200910079492.7 张卫东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