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山堂法帖”的书法价值初探.doc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晴山堂法帖》的书法价值初探内容提要: 《晴山堂法帖》的书法价值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它收集并保存了一大批元、明著名书法家的真迹。这些书法家在中国书法史上享有极高的地位。其手迹被收入《晴山堂法帖》的有:杨维桢、宋广、宋克、沈度、文征明、祝允明、董其昌、米万锺、张瑞图、黄道周等。(2)它还收集并保存了一批元明大文学家、大画家和著名的政治人物的真迹。这些人在书法方面的名气被其他方面的名气所掩盖,但是其书法的成就也相当高。比如,倪瓒,是我国元代最杰出的四大画家之一,其书法的造诣也相当高。又如,宋濂,是明初杰出的文学家,文章写得极好,他的书法也很可观。(3)由于法帖是以书写者的真迹直接勾摹上石,又请碑刻高手镌刻而成的,所以它比较好地保存了书法作品的原貌,能看出书家的精神,因此具有极高的书法价值。本文通过《晴山堂法帖》的内容,具体地分析其包含的书法价值。 关键词: 晴山堂法帖? 书法? 价值 今年五月笔者专程赴江阴郊区的徐霞客故居,瞻仰了名闻遐迩的“晴山堂”碑刻群,亲身感受到《晴山堂法帖》具有极高的书法价值。现将此后的研究成果奉献出来,供学界同仁分享。 《晴山堂法帖》是我国明代杰出的地理学家徐霞客为庆祝母亲八十大寿汇刻的。其初衷是为了彰显徐氏家族历代创造的荣耀,故帖中涉及的内容有:徐霞客第九世祖徐麒以白衣应诏,出使西蜀,招抚羌人,功成身退,时人高之;第十世祖徐忞家称素封,不以财富炫耀,隐迹农村,诗书自娱,出谷赈灾,进鞍马助边,时人赞之;第十一世祖徐颐以重金延请四方名士为子孙授业,问津科举,角逐科场,一搏金榜题名,时人咏之;第十二世祖徐元献、第十三世祖徐经,皆能文好学,弱冠中举,英年夭亡,时人惜之;最后是第十七世的徐霞客为庆母寿,以《秋圃晨机图》为中心,广请四方名士的题咏之作。《晴山堂法帖》汇集了明代二六三年间,由八十八位诗文书法大家用隶、楷、行、草书为徐霞客及其先世所题赠的九十四篇诗文墨迹。徐霞客在旅游的同时用了十三年时间收集整理后,请梁溪何世太摹勒上石,藏于晴山堂内。由于其收罗范围较广,作者层次较高,刊刻工艺较精,结果,出乎汇刻者的初衷,给我们留下了一座内涵丰富的书法艺术宝库。 《晴山堂法帖》的书法价值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它收集并保存了一大批元、明著名书法家的真迹。这些书法家在中国书法史上享有极高的地位。其手迹被收入《晴山堂法帖》的有:杨维桢、宋广、宋克、沈度、文征明、祝允明、董其昌、米万锺、张瑞图、黄道周等。 其次,它还收集并保存了一批元明大文学家、大画家和著名的政治人物的真迹。这些人在书法方面的名气被其他方面的名气所掩盖,但是其书法的成就也相当高。比如,倪瓒,是我国元代最杰出的四大画家之一,其书法颇有造诣。又如,宋濂,是明初杰出的文学家,文章写得极好,他的书法也很可观。 第三,由于法帖是以书写者的真迹直接勾摹上石,又请碑刻高手镌刻而成的,所以它比较好地保存了书法作品的原貌,能看出书家的精神,因此具有极高的书法价值。它不像同时期有些刻帖辗转翻刻,原作的精神面貌荡然无存。 以下,我们通过《晴山堂法帖》的内容,具体地分析其包含的书法价值: 一、杨维桢诗《题倪云林本中书室图?小凤遐飞碧玉京》 杨维桢(1296年—1370年)是元末明初著名的学者和书法家,浙江诸暨人。曾考取进士,修过宋、辽、金史。元末农民起义时,避地富春山,徙钱塘,隐入江湖。后应松江同知顾逊之邀,入松江府学执教,与钱惟善、陆居仁、倪云林、顾瑛等隐士名流饮酒赋诗,醉后作书。 杨维桢的书法主要是行草书和楷书。其行草多掺入章草笔法和结体,显然是受到其前辈书法家康里子山的影响,并远法汉晋时期的张芝、索靖。这一路字个性比较突出,也比较引人注目。他在楷书上也下过很大功夫,曾刻意模仿唐代欧阳通的《道因法师碑》,刚峭之态,一反元代所崇尚的魏晋风韵,走险绝之路,同样反映了他在书法上的创造精神。 《晴山堂法帖》刊出的杨维桢书法,是杨配合好友倪云林创作的一幅本中书室图,为徐霞客的先祖徐本中书写的,为一帧小行楷,字数不多。但就在这不多的字数中,随处流露出他的鲜明个性,如第一行“与”写成了异体字,“云”上部的“雨”右边有意扩展,造成不平衡。不过,比起他的个性特别鲜明的《真镜庵募缘疏卷》等名帖来,这一帧小行楷要志气平和得多。也许是应好友的约请,不便潦草吧。 二、倪瓒诗《题本中书室图?问字惭荒老》 倪瓒(1306—1374年),号云林子、云林生,世称倪云林,无锡人,山水画“元四家”之一。他目睹元末官府腐败,社会动荡,家道中落,遂决定游走江湖,并于道、佛中寻求解脱。在长期漂泊的生涯中,他与张雨、黄公望、王蒙、杨维桢等隐逸文人名士相与往还,还结交了许多道士、和尚。 倪云林工山水,后世将其与黄公望、吴镇、王蒙并称为“元四家”。论其书法,中岁以前书风比较挺拔,中岁以后转而渗入柔润。特别是楷中带行的小

文档评论(0)

jdy26184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分享好文档!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