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东北三省三校2009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联合模拟考试 (语文)
东北三省三校2009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联合模拟考试(语文)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21小题,共150分,共8页。考试结束后,将答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选择题
(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滂沱(pāng) 诤友(zhèng) 蓓蕾(lēi ) 量体裁衣(liáng)
B.处分(chù) 糜烂(mí) 场院(cháng) 风驰电掣(chè)
C.煊赫(xuǎn) 重创(chuāng) 内疚(jiù) 嗜酒成癖(pǐ)
D.渣滓(zǐ) 痉挛(jìng) 愤懑(mèn) 装模作样(mó)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梅兰芳》作为陈凯歌的回归之作,虽然比起《霸王别姬》还稍有差距,但相较于前几年口碑极差的《无极》,媒体和大众给些过分的溢美之词还是可以理解的。
B.不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去研究古代文化遗产,只是照搬列举说明,还自以为找到了古代文化遗产的精髓,这就是我们说的食古不化。
C.改革要成功,就必须有领导有秩序的进行,没有这一条,各行其是,势必会带来负面的影响。
D.有媒体曾在去年报道过韩日足协眉来眼去,准备撇开中国足球,重启停办18年之久的韩日足球对抗赛,目前此事已经获得证实。
3.下列句子中,标点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大家都认为自己是在表现现实。在加缪看来,现实是荒诞的;在梵高看来,现实是模糊的;在毕加索看来,现实是割裂的。
B.现在,有些教育改革的专家在争论什么“苦读”还是“乐读”的问题,根据我的经验,苦不苦,乐不乐,关键在于爱不爱?
C.文字中要见作者的内在心情,而非去伪造他人的心情;写作是为天地立心,而非放心。(把心放于外,只见事事物物,不见生命和性情)
D.鲁迅先生在《淡淡的血痕》一文中,进一步形容自己是“叛逆的猛士”,“正视一切重迭淤积的凝血”,并且“将要起来使人类苏生,或者使人类灭尽。”
4.下列各句中,表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最近,针对金融危机,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在香港表示,是否降息要根据CPI的快速下降来确定,直到明年年中都有降息的可能。
B.据中国民航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李艳华看来,“高投入、高风险、低利润、回报慢”的特点,决定了民营资本进入航空领域后将面临市场的残酷。
C.10多年来,宝马公司投入了大量资金用于提高发动机效率和降低排放的研发,这种战略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下已经收到了实效。
D.这种将企业各方的权利义务用合同、章程等方式加以明确,对于职工行使民主管理权利无疑是一种保障。
二、阅读下面文段,完成5—7题。(9分。每小题3分)
人们通常把缺乏音乐感知能力、唱歌找不着调的人称为音盲。近些年来,科学家们对此展开了研究。他们发现,有些人缺乏把握音调的能力是因为从小没有受过音乐训练,这些人只要经过训练即可逐渐恢复音乐能力;而有些人可能患有“失歌症”,正是这种病症夺去了他们的音乐本能。
早在19世纪就有文献对失歌症进行了描述,文献里记载了许多人终身对音乐没有认知的轶事。不过,直到2002年,第一份研究失歌症的论文才正式发表。这项研究的负责人是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的伊莎贝拉·珀利兹。
珀利兹说,多数人都能轻易分辨音高的细微差别,但对失歌症的患者来说,即使两个音相差一个八度,他们仍然察觉不出变化。
此后,珀利兹的研究小组又发现了许多类似的病例。这些人拥有正常的听力、智力和记忆力,却完全无法感知音乐。对他们来说,大多数曲调听起来都差不多,如果听不到歌词,即使很熟悉的歌曲他们也听不出来;不和谐的和弦令大多数人避之不及,他们却不觉得难听。失歌症患者不能准确地唱出一首歌。不过,他们往往意识不到,以为自己唱得还不错。
失歌症可能存在很多种情况。珀利兹的研究小组发现,大约一半失歌症患者在韵律认知方面有问题。但是,还是有一些失歌症患者喜欢听音乐,因为他们很想享受那种韵律感。另外,在有的失歌者听来,音乐会就像用扳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