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理论经典二十四资料.ppt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十四讲:Introduction of chapter 8 organizational culture reform movement, selection 41: the Z organization 目标:了解组织文化变革的意义及其代表性观点 重点难点:组织文化变革的主要议题 问题框架: 1.Why does the organizational culture reform movement emerge? 2. what is its main issues or agenda? 3.what is the Z organization? Introduction of chapter 8 organizational culture reform movement 组织文化改革运动主要是说组织中那些宏大、等级式、僵化的价值和规则必须被一种重视平行关系、弹性、回应性、个体与团体授权、顾客服务的文化所代替。 一、背景the context 其背景在于两方面: 1、美国公司在上世纪的后三十年中正在失去甚或已经失去竞争力,面临竞争力危机; 2、组织文化改革运动承诺通过改变组织文化来增加组织的效果、竞争力、弹性和回应性。 具体来说,1970年代末以来的全球化进程正使美国公司面临全球竞争,其全球竞争者可以不受同样规则的约束;同时美国公司的生产率在下降而亚洲欧洲的公司生产率则在上升,尤其是日本。这种下降使美国人意识到它可能导致美国人生活水平的降低。 二、文化变革运动的起源origins of the culture reform movements 即在于1950年W. Edwards Deming博士受邀访问日本,他成功地说服了许多日本经理人员采用他的统计质量控制。跟随戴明博士的Joseph Juran 则在1954年强调了这种“质量”的“管理”方面,Val Feigenbaum则继朱兰之后认为全面质量管理是一种要求从董事会主席到小时工的所有职员参与质量改进活动的管理方法。 到1975年,日本已经发展成了世界质量与生产率的领导者。相反地,美国则忽视了戴明的这种质量教育。1980年6月24日,NBC电视台播出的纪录片“日本能……为什么我们不能”记录了戴明在日本的经历与成功,美国公司与政府对此反响强烈,主要公司与政府机构纷纷抢登质量管理的花车。这成为美国质量管理的转折点。 三、文化变革运动的内容(议题)与典范the content(issue),exponent of culture reform movements 戴明、朱兰、费根鲍姆及NBC纪录片里的组织文化改革运动的重要议题或内容包括: 1、全面质量管理total quality management: 1991年美国政府统计办公室把质量管理界定为:在包括生产、服务、过程、沟通等所有操作方面要求严格的质量目标和持续改进毅力的一种管理哲学。其主要要素是领导力、顾客中心、持续改进、职员授权、事实管理。 戴明的14点质量管理法代表了全面质量管理的精华: (1)创造产品与服务改善的恒久目的   最高管理层必须从短期目标的迷途中归返,转回到长远建设的正确方向。也就是把改进产品和服务作为恒久的目的,坚持经营,这需要在所有领域加以改革和创新。   (2)采纳新的哲学   必须绝对不容忍粗劣的原料,不良的操作,有瑕疵的产品和松散的服务。   (3)停止依靠大批量的检验来达到质量标准   检验其实是等于准备有次品,检验出来已经是太迟,且成本高而效益低。正确的做法,是改良生产过程。   (4)废除“价低者得”的做法   价格本身并无意义,只是相对于质量才有意义。因此,只有管理当局重新界定原则,采购工作才会改变。公司一定要与供货商建立长远的关系,并减少供货商的数目。采购部门必须采用统计工具来判断供货商及其产品的质量。   (5)不断地及永不间断地改进生产及服务系统   在每一活动中,必须降低浪费和提高质量,无论是采购、运输、工程、方法、维修、销售、分销、会计、人事、顾客服务及生产制造。   (6)建立现代的岗位培训方法   培训必须是有计划的,且必须是建立于可接受的工作标准上。必须使用统计方法来衡量培训工作是否奏效。    (7)建立现代的督导方法   督导人员必须要让高层管理知道需要改善的地方。当知道之后,管理当局必须采取行动。    (8)驱走恐惧心理   所有同事必须有胆量去发问,提出问题,或表达意见。   (9)打破部门之间的围墙   每一部门都不应只顾独善其身,而需要发挥团队精神。跨部门的质量圈活动有助于改善设计,服务,质量及成本。   (10)取消对员工发出计量化的目标   激发员工提高生产率的指针、口号、图像、海报都必须废除。很多配合的改变往往是在一般员工控制范围之

文档评论(0)

jiayou1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307011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