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外资与并购之二:漩涡中的朱新礼
2009-04-12 02:21
中国最大一起外资并购案即将落槌之际,饱受争议的果汁大王到底在想什么
2008年7月底,当汇源果汁集团董事长朱新礼现身广东惠东县的果汁工厂项目签约现场时,并没有引起太多的关注。寒暄,致辞,签字,人们以为,这不过是又一次的例行仪式——汇源此前已在全国20个省市建设了33个工厂。
事实上,这正是朱新礼想要的效果。
接下来的一个月中,朱新礼的身影会频频出现在新建工厂里。但鲜为人知的是,到了晚上,这位中国本土的果汁饮料大王,会不辞辛苦地赶往50海里之外的香港。在那里,他与可口可乐等密谈的主题,最终将在9月3日揭晓——可口可乐将以179亿港元(约合24亿美元)的价格收购朱新礼一手创建和经营的汇源果汁,交易完成后,朱新礼可获74亿港币。——而若可口可乐成功收购汇源果汁,将成为外资对中国公司最大的收购交易。
这一分身有术的细节,揭示了朱新礼实为颇有“定见”之人。
实际上,类似情节在这宗收购案中多有上演。当汇源“卖身”可口可乐日后掀起无数波澜和口水仗时,朱新礼仍可心无旁骛地“分心”于一家家新工厂的考察与启动。但当几乎所有人都期待他现身于香港时——2008年9月10日汇源果汁在港举行中期业绩发布会——朱新礼却“临时有约”,让各路媒体都扑了空。
那之后的十余天里,朱新礼正享受“一路果园”的乐趣,从山东淄博到“中国佛桃之乡”肥城,再到“中国梨乡”安徽砀山,及至河南开封。这似乎暗合了媒体关于他在出售汇源后将向上游拓展,并谋求成为可口可乐全球采购供应商的猜测。
“我一向是该做什么还做什么。即使是这几个月,我也没有坐着干等结果,还在做自己的事。”今年2月23日,朱新礼对《环球企业家》说。此时,距3月23日这一收购要约最后生效日期仅有一个月,而商务部对该案仍未批复。
他所指的“自己的事”,即加快在产业链上游的布局。如今,他已拥有400多万亩的优质果园,30多家水果加工企业,遍布中国大江南北,而这么多年来四处投资积攒下的“家底”,并不会因为并购案而易主。
实际上,即便在2008年9月6日因抛出“养猪论”——“我觉得企业确确实实需要当儿子养,但是要当猪卖”——而遭受种种指摘之际,他也初衷不改,坚持认为这是合理的商业行为。
当时铺天盖地的质疑还不止于此。正如每一次本土品牌出售给跨国公司都能引发国人对“民族品牌”的惋惜一样,公众反应最激烈的,莫过于指责朱新礼“投降卖国”。“他是一个非常能干的人,这么多年磨难都过来的人,他为什么这个时候卖?什么样的制度,什么样的资本市场导致中国企业无法接盘?”彼时,全国工商联并购公会会长王巍不无遗憾地表示。更多的网友则为或将失去“汇源”这一民族品牌而愤怒——“靠品牌赚钱的时候说是民族的,靠品牌卖钱的时候说是世界的。”有网友如是称。
旧事重提,朱新礼的回应依然是,“品牌本身是没有国界的,一个品牌的果汁可以让全世界人喝。你非把它当成一个区域性的,那是干吗?”而对于收购能否批复,他也不想多加揣度——“批了我乐观其成,没批我也很高兴”。
这种超然心态,唯一合理的解释或许是,在经历过“委身”德隆的涉险脱身(2001年至2003年),与统一“两情相悦”却受阻于投资限制(2005年至2006年),及达能的“苦苦追求”且谨慎“试婚”(2006年至今)之后,朱新礼在此方面的成熟与练达。
“再过三年五年,让时间去证明,现在我也不好去多说。”朱新礼表示。
进退之间
春节期间,朱新礼的办公桌上堆满了感谢信,这让他觉得“挺有意思”。
那些信,都是汇源员工的父母写的。春节前,汇源每一位员工的父母都收到了集团发的500元“红包”和价值300元的慰问品——汇源为此支出了1000多万元。而与“红包”一起下发的,还有一封朱新礼写给他们的慰问信,劝慰员工父母不必因为并购为子女的前途担心。“这次,汇源集团将果汁灌装业务出售,无非是1992年春天故事的再版。”朱新礼如是写到。
而事件的另一主角——可口可乐,似乎就没有这般从容了。据说,可口可乐方面要不断接受商务部的问询;为避免节外生枝,可口可乐中国区甚至严禁员工用公司电话向商务部询问事件的进展——并购目前还处于较为敏感的第二阶段评估过程中。
2008年7月上任的可口可乐全球CEO穆泰康(Muhtar Kent),则酝酿着于今年3月份访问中国——这显然跟3月23日的要约最后期限有关。
这位上台不久即签下收购协议的CEO,显然非常期待自己能够促成这笔可口可乐122年历史中的第二大收购案。他表示,在北美市场面临重大挑战之时,新兴市场将继续成为公司销售增长的主要动力;此外,将汇源纳入麾下,还将有效补充这家饮料巨头在高浓度果汁市场的空白,并与中国市场的低浓度果汁美汁源果粒橙形成良性补充。为此,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