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九江市2003年夏季高温干旱成因分析
陈新玉 王传根 刘思勇
九江市气象局 江西 九江 332000
摘 要
通过对2003年7月至8月上旬九江严重高温干旱的大尺度环流形势背景分析 并与历年同期500hPa环流特征
对比 结果表明 副热带高压强盛稳定 西风带纬向环流偏强 经向环流偏弱是九江地区高温干旱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高温干旱 环流特征 副热带高压
1引言
过去人们对暴雨 强对流等灾害性天气研究比较多 近年来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 人
们深刻地认识到高温干旱这一极端天气事件造成的灾害越来越大 俗话说 涝灾一条线 旱
灾一大片 2003年夏季 我市出现了历史上罕见的高温干旱气象灾害 降水明显偏少 日照
时间长 蒸发量大 极端最高气温连创历史记录 给工农业生产和人们日常生活带来了严重影
响 据民政部门统计 全区受灾人口204.73万 农作物受灾面积99270公顷 绝收面积14816公
顷 直接经济损失3亿元
造成高温干旱的原因 一方面专家认为 西风带40-50N一带西风加强是江淮流域持久
[1]
性干旱环流特征之一 另一方面专家认为 100hPa朝鲜半岛上高度距平场出现正值中心时
[2]
江淮干旱少雨 本文着重从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和中纬度环流指数出发分析探讨今年夏季
九江高温干旱的形成原因
2 高温干旱特征
2.1高温特征
7月上旬末随着副热带高压加强西伸 气温逐渐上升 自7月12日开始至8月10日九江市十个
台站 庐山站除外 出现了日最高气温大于35连续高温天气共276站次 7 8月份月极端最高
气温创历史记录11站次 修水站8月2日42.1为最高 超过历史记录1.0其中 7月份永修
九江两站日最高气温大于3524天 分别比历年同期平均 1012天 多1412天 修水站日
最高气温大于3525天 比历年同期平均 15天 多10天
2.2干旱特征
7月6日全区出现了最后一场大-暴雨 之后至8月上旬 全区降水明显偏少 发生了较为严
重的高温干旱 总降水量一般不足20mm以德安永修站最少 连续33天总雨量仅2.0mm7月中
旬至8月上旬各站降水量与历史同期相比 明显偏少5-9成 从地理位置上看北部多于南部 西
部多于东部 而日照时数和蒸发量却是东部明显多于西部,南部多于北部,使得东南部旱情进一
步恶化 持续干旱天气造成旱地 水田龟裂 严重地影响农作物生长 有的甚至绝收
3 高温干旱期间500hPa环流特征
3.1副高强大且稳定少动
通常情况下 每年7月为长江中下游旱涝发生较为频繁的月份 主要取决于西北太平洋副热
带高压强弱与进退 一般情况下 7月中下旬 副高完成第三次北跳后 长江中下游及以南地区
受副高控制 随着副高进退 该地区多为晴朗天气 并时常伴有雷阵雨 今年自7月上旬中期开
始 副高加强西伸 至8月上旬 一直稳定少动 致使九江出现历史罕见的高温干旱天气 从今
年7月-8月上旬110-130E范围内平均副高脊线逐日演变情况分析 图1 7月中旬开始 副高
脊线基本上维持在25N以北 7月28日-8月7日连续11天副高脊线稳定在30-33N之间 8月上旬
1末开始 脊线稍有南撤 7月副高脊线平均为26.5N 与多年 1951-2000年 下同 平均值
25.2N 相比偏北1.3个纬度
40
35
30
度
纬 25
20
15
10
5
0
7月1日 7月6日 7月11日7月16日7月21日7月26日7月31日8月5日 8月10日
日期
°
图1 20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