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德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解读.ppt

  1.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字词检查 地壳 仰之弥高 兀兀穷年 校补 锲而不舍 沥尽心血 赫然 炯炯目光 群蚁排衙 函寄 目不窥园 迥乎不同 漂白 警报迭起 气冲斗牛 整体感知: 课文结构分析 这篇文章在叙述中穿插了哪些形象的描写?说说这些描写的作用。 语言描写:1)“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这两句话表现了作为卓越的学者的闻一多实干精神和谦虚美德。2)“我们要准备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表现闻一多大无畏的革命精神。 肖像描写:如:“炯炯目光”“头发零乱”“昂首挺胸”“长须飘飘”“目不窥园”都具体表现闻一多刻苦的精神,令人尊敬的高大形象。 细节描写:“一个又一个的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表现闻一多先生严谨治学的精神。 1925年夏,闻一多从美国留学归国。走下海轮,诗人难以抑制心头的兴奋,将西服和领带扔进江中,急切地扑向祖国怀抱。然而,等待他的,却是无边的黑暗和奇耻大辱…… 放眼家园国家,山河破碎,风雨如磐,豺狼当道,列强横行,祖国母亲被列强瓜分割占……诗人悲愤地写下了诗歌《发现》,并旋即在《现代评论》上发表了著名的爱国诗篇《七子之歌》。“七子”是指当时被列强霸占的七块土地:香港、澳门、台湾、九龙、威海卫、广州湾(广东湛江)和旅大(旅顺、大连)。 七子之歌·澳门 你可知“妈港”不是我的真名姓? 我离开你的襁褓太久了,母亲! 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 你依然保管着我内心的灵魂。 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 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澳门”!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品一品文章语言 目不窥园  足不下楼 兀兀穷年 沥尽心血 诗兴不作 潜心贯注  心会神凝 仰之弥高  钻之弥坚 不动不响 无声无闻 迥乎不同  一反既往 反对独裁 争取民主 警报迭起 形势紧张 慷慨淋漓 昂首挺胸 长须飘飘 …… 对 偶 句 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目不窥园,足不下楼。 不动不响,无声无闻 。 动人心,鼓壮志。 气冲斗牛,声震天地。 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 * *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作者:臧克家 qiào mí wù jiào qiè lì hè jiǒng yá hán kuī jiǒng piǎo dié dǒu 形容气势之盛可以冲击云霄。 镂刻不停,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辛辛苦苦地一年到头这样做。 形容明亮(多用于目光) 滴尽了心血,付出了全部的精力。 气冲斗牛 兀兀穷年 炯炯有神 沥尽心血 锲而不舍 诗兴不作:作,起。诗兴不作,不是不作诗,而是写诗的兴致不起、不发。 仰之弥高,钻之弥坚:出自《论语·子罕》,是颜渊赞美孔子的话,意思是“老师之道,越抬头看,越觉得高;越用力钻研,越觉得深”。弥,更加。 目不窥园:出自《汉书·董仲舒传》窥,从小孔或缝隙里偷偷地看。眼睛从不暗中看一看家里的园圃,即专心致志 兀兀穷年:出自韩愈《进学解》辛辛苦苦的一年到头这样做,兀兀,劳苦的样子。穷年,终年, 一年到头 。 锲而不舍:锲:镂刻;舍:停止;不:表示否定。镂刻不停,比喻坚持到底,不放弃。 迥乎不同:形容差别很大,或完全不一样。迥,差得远。 字词解释 闻一多其人 他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 ——毛泽东 闻一多其人 1923年出版诗集《红烛》,以反帝爱国为主题,1928年出版《死水》,表现出深沉的爱国主义激情,后致力于古典文学的研究。1937年,抗战开始,在昆明西南联合大学任教。抗战八年中,他留了一把胡子,发誓不取得抗战的胜利不剃去,表示了抗战到底的决心。1943年,因不满蒋介石反动独裁统治,积极参加爱国民主运动。1946年7月15日被国民党特务杀害。 作者臧克家 臧克家,现代诗人,1905年出生于山东省诸城县。杰出诗人,著名作家、编辑家,忠诚的爱国主义者。在大学读书期间开始发表诗作。1933年出版第一本诗集《烙印》,抗战时有《从军行》、《泥淖集》等,以后出版了《泥土的歌》《十年诗集》等。建国后,任全国政协委员等。 笔耕不辍,走过一个世纪——从“农民诗人”,走到“诗坛泰斗” 1.文章从哪两个方面写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的? 从学者方面和革命家方面来写的。 2.综合两方面看闻一多先生是个怎样的人?(请用原文回答) 口的巨人,行的高标。 或者言行完全一致。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学者(1-7) 为

文档评论(0)

shuwkb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