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光纤通信概论课件.ppt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一章光纤通信概论课件.ppt

国内现状 1963年 开始光通信的研究 1974年 研究光纤通信 “六五”、“七五”、“八五”铺设“八纵八横”光纤线路总长约七万公里 传输码率:从140Mb/s~2.5Gb/s,10Gb/s开始研究 DFB(量子阱)激光器和EDFA研制成功,可供应用 高速电子器件、波导器件尚有差距 “光谷”:信息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 许其贞委员于2000年3月在全国政协会议提案:建立“武汉?中国光谷” 美国1998年5月以亚利桑那大学为中心建立了“美国光谷” 法国1999年以Alcatel为依托建立法国光谷 广东省将建立“广东光谷” 长春建设“长春光谷” 北京、重庆、上海、合肥都在建光谷。 “武汉?中国光谷” 国家科技部批准的两个“光谷”之一 国家计委批准的唯一一个“光谷” 规范名称: 武汉光电子及生物技术产业基地 武汉光电子产业化基地 光电子技术: 信息光电子、能量光电子 消费光电子、软件产业 生物技术: 生物医药、生物材料 生物农药、生物克隆 1.3 光纤通信系统概述 1.3.1 数字光纤通信系统的组成 光纤 中继器 中继系统 光发射机 光接收机 输入接口 电发射端机 用户 信号复接 PCM编码 码型变换 光纤 备用系统 辅助设备 输入接口 电发射端机 用户 * * * * * * * * * * * * * 光纤通信原理与系统 湖南理工学院物理与电子信息系 Dept. of Physics and E I , HNIST 梅 孝 安 TEL: 8643318Email: xiaoanmei@126.com 第一章 光纤通信概论 1.1 基本概念 1.2 光纤通信发展史及发展趋势 1.2.1 光纤通信的发展历程 1.2.2 光纤通信系统和网络的趋势 1.3 光纤通信系统概述 1.3.1 数字光纤通信系统的组成及优缺点 1.1 基本概念 什么是通信?Communication “通”传送,“信”信息;信息的传送 基本组成:发送、传输、接收 什么是光通信?Optical communication 用光波载运信息,实现通信 什么是光纤通信?Optical fiber communication 以光波载运信息,用光纤作传输媒体,实现通信 1.2 光纤通信发展史 1.2.1 光纤通信的发展历程 雏形:古代烽火、手旗、灯光 1880年 贝尔的光电话 激光器(发送源) 光纤(传输介质) 1960 Maiman发明红宝石激光器 1962 半导体激光器诞生(GaAs 870nm) 70 年代室温工作LD(GaAsAI 850nm) 1300、1550nm 多模LD 静态单模LD 动态单模LD 1951 医用玻璃纤维(损耗1000dB/km) 1965 E.Miller 透镜光波导 1966 高锟 理论预言 1970 康宁制出低损耗光纤(20dB/km) 1300(0.5dB/km)、1550nm(0.2dB/km) 低损耗窗口光纤开发 单模光纤 送话器 振动镜 透镜1 反射镜 透镜2 受话器 凹面镜 硅光电池 图1.1 贝尔的光电话原理示意图 光纤通信系统的发展历程 光纤通信追求目标: 大容量、长距离 技术发展:短波长-长波长、多模光纤-单模光纤、多模激光器-单模激光器 Tx E-O O-E-O Rx O-E 通信系统容量:比特率-距离积BL,B 比特率, L 中继距离 电通信技术:双绞线?同轴电缆?微波系统 比特率~100Mb/s 光纤通信技术的发展大体上可分为以下阶段 第四代光纤通信系统中采用光放大器(OA)来增加无中继距离和采用频分与波分复用(FDM与WDM)技术来增加比特率。 1996年:实际的越洋通信系统就产生了,将5Gbit/s的信号传输了11300km。 1999年:报道的实验中实现20路5Gbit/s的信号无电中继传输了9100km,总速率达100Gbit/s,比特率-距离乘积高达910(Tbit/s)?km。 2000年:NEC公司报道了160路20Gbit/s的DWDM系统,传输距离为1500km; Lucent公司报道了82路40Gbit/s的DWDM系统,传输距离为300km。 2001年:日本NEC公司实现了273路40Gbit/s的DWDM通信系统,总传输速率高达11Tbit/s。 光纤通信技术的革命 --基于掺铒光纤放大器(EDFA)的波分复用(WDM)技术 Conventional Transmission - 10Gb/s 1310 RPTR 1310 RPTR 1310 RPTR 1310 RPTR 1310 RPTR 13

文档评论(0)

开心农场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