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矿床学课件.ppt
第十章:可燃有机矿床 一 煤 (一)基本概念及特点 1、煤及其分类 a 煤的成分: (a)化学成分:有用组分为C、H;无用组分为N、H2O及无机矿物;有害组分主要是S、P。 (b)煤岩成分:镜煤、亮煤、暗煤、丝炭(反光强度及凝胶化合物依次降低) b 煤的成因分类: (a)腐植(类)煤:由高等植物形成的煤, (b)腐泥(类)煤:由低等(浮游)生物形成的煤。 c 腐植煤分类:(a)褐煤(挥发组分>40%),光泽暗 (b)烟煤(挥发组分=40—10%),依挥发分递减和光泽递增分为长焰煤→不粘结煤→弱粘结煤→气煤→肥煤→焦煤→瘦煤→贫煤。 (c)无烟煤(挥发组分≤10%),光泽强。 2、煤层(矿体):呈层状、似层状或凸镜状,顶、底板为粉砂岩、粘土岩,色暗,富有机质和植物化石。 3、煤系:含有煤层的沉积岩系(含煤建造),特点如下: a 沉积环境(相)为陆相(煤系)或海陆交互相(煤系),含煤段均为沼泽相。 b 岩性为黑色及灰色碎屑岩系,可夹有碳酸盐岩(海陆交互相)。 c 岩系具有明显的旋回结构。 d 富含植物化石。 e 常伴有铝土矿、高岭土、耐火粘土、硫铁矿、菱铁矿等矿 4、?聚煤盆地:形成煤系的沉积盆地。按成因可分为: a 非构造成因——(山间)剥蚀盆地。(图12-6) b 构造成因——坳陷盆地: (a)波状坳陷盆地——基底较连续,煤系分布广。(图12-7) (b)断陷盆地——基底不连续,煤系沿同生断裂带状分布。(图12-8) 5、煤田:同一时期形成的煤系的现代分布区域。(一个聚煤盆地形成的煤系经构造升降和剥蚀作用可分解为几个保留区域,即可形成几个煤田。) (二)煤的形成与变质 1、高等植物死亡覆盖→经泥炭化作用形成泥炭→经煤的成岩作用形成褐煤→经煤的变质作用形成烟煤及无烟煤→(煤系经深变质作用煤破坏形成石墨) 2、浮游生物(藻类)覆盖→经腐泥化作用形成腐泥→经成岩作用形成藻煤或油页岩→变质为石墨 . (三)煤的形成条件 1、时代(植物演化)条件: a 腐泥类自寒武纪至现代均可能形成。 b 腐植类形成于泥盆纪之后。 2、古气候条件:温暖潮湿(有利植物生长) 3、构造条件: a 同沉积期构造控制聚煤盆地的升降速度及煤层的厚度。 b 成煤后构造影响煤层的保存和开采条件。 4、?我国重要的聚煤期(成煤时代):北方:C3、P1、J、(R) 南方:C1、P2、J、R 二、石油及天然气 (一)?? 石油及天然气的性状与成分 1、石油的成分: a 烃类物质:烷烃、环烷烃及芳香烃——有用组分。 b 非烃类物质:(a)有机类:脂肪酸、环烷酸等 (b)其他挥发粉:CO2、N2、H2S等 (c)微量金属元素:V、Ni、Cu、Pb、Zn、Fe、Mo、Au等 2、石油的性状:a 颜色:绿色、棕色、黑色等。 b 比重<水(0.77-0.98g/cm3) c 电阻率高 d 萤光特征:轻馏分天蓝色、轻胶质黄色、沥青质褐色 3、天然气的成分: a 烃类:主要是甲烷(CH4)、已烷(C2H6)——有用组分。 b 非烃类:主要是CO2、N2、H2S。 4、?天然气的类型: a 气田气:独立的天然气矿藏,主要是甲烷(90-99%)。 b 伴生气:(a)油田气:油气藏中游离状态的和石油减压释放出来的天然气。 (b)凝析气:高压下溶解了石油的天然气。 c 煤成气:煤变质过程中形成的天然气。 (二)石油及天然气的形成 (三)油(气)藏的形成条件 油气藏:指地下具有相当规模的石油和(或)天然气聚集(体)单位,可分为油藏,气藏和油气藏。 1、有较厚的生油(气)层:——富含有机质的暗色泥(页)岩及碳酸盐岩, 2、在生油层上下及其中有储集层(岩):——孔隙度大、渗透性好的岩层,常为砂岩、碳酸盐岩及其他裂隙发育的岩石。 (起油气运移通道和聚集场所的作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专题03 阅读填空20篇(中考真题+各区名校模拟)2023年广州中考英语冲刺专项训练(解析版).docx VIP
- 产品结构设计课作业.doc VIP
- 临床药物治疗学模拟考试题+答案.docx VIP
- 临床药物治疗学考试题与答案.docx VIP
- 霸碗 盖码饭 智能炒菜机器人 品牌手册(2023Q4版).pdf
- 临床药物治疗学考试题+答案.docx VIP
-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体育教案全集全册.doc VIP
- 2011-2016年淮北师范大学《分析化学》考研真题汇总.pdf VIP
- 2011-2016年淮北师范大学《无机化学》考研真题汇总.pdf VIP
- 《小型悬臂起重机结构设计计算》18000字.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