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丝路花雨问唐风.doc
丝路花雨问唐风 这是一件初唐白陶加彩俑,完整无修,高23.5厘米,胡人男侍,年轻英俊,面如敷粉,颔首微笑,发绾高髻,头缚绯带,脑后系垂过肩的幞带,身著圆领窄袖的阔长紫色袍衫,足登长靴,双手恭敬地捧持着一只精美的凤首壶,仪表庄重,右手轻托着壶底,左手牢握细长的壶颈,平和站立在方正的底板上,仿佛随时听令,准备趋前服侍主人。中州古陶藏家W先生首肯点赞:“持凤首壶,非常少见,是逝者宠大随行队伍中的一员;头饰复杂清晰,不与其他普通唐俑雷同。” 这是一只会说话的唐俑。它见证了大唐盛世商贾交集的繁华喧嚣,也播撒了东来西往文化交汇的丝路花雨。故事便从丝绸之路的起点长安说起。 唐长安城,是隋唐两朝的首都、京师,面积达84平方公里,是隋唐陪都洛阳城的2倍、汉长安城的2.4倍、明清北京城的1.4倍:比当时拜占庭帝国都城君士坦丁堡大7倍,较公元800年所建巴格达城大6.2倍。而古罗马城也只是她的五分之一。数百年间,长安一直是东西方最大的都城,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一城”。唐时的长安城内百业兴旺,最多时人口超过100万。据史书记载,和唐朝政府有来往的国家,先后有300多个。在当时的长安城内不仅居住着汉族人、回纥人、龟兹人、南诏人,还有大量的外国人,如日本人、新罗(朝鲜)人、波斯(伊朗)人、大食(今阿拉伯)人、越南人及印度人等。这些兄弟民族和外国使者都云集长安,这件胡俑的主人或者胡俑的原型或许就生活在那时的长安城里。 东市和西市是唐长安城的经济活动中心,也是当时全国工商业贸易中心,还是中外各国进行经济交流活动的重要场所,这里商贾云集,邸店林立,物品琳琅满目,贸易极为繁荣。特别是西市商业较东市繁荣。又被称之为“金市”。西市距唐长安丝绸之路起点开远门较近,这里有来自各国各地区的商人,其中尤以中亚与波斯(今伊朗)、大食(今阿拉伯)的“胡商”最多,他们多侨居于西市或西市附近一些坊里。西市中有许多外国商人开设的店铺,如波斯邸、珠宝店、货栈、酒肆等。其中还有多家西域姑娘歌舞侍酒的胡姬酒肆,时有少年光顾流连,“胡姬当垆”“胡姬劝酒”成为殊丽的文化景观,李白《少年行》便有“五陵少年金市东”“笑入胡姬酒肆中”的诗句。 唐代对外来文化兼收并蓄,丝绸之路将亚欧各国与中国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从罗马到长安,“商旅相继,职供不绝”。成群结队的粟特商人和来华使节带来了波斯的金银器、印度的天文历法、西域的音乐舞蹈艺术和中亚诸国的珍禽异兽。外来文化的传入,给唐代工艺造作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赋予了新风尚,呈现出大唐盛世的艺术风格。 唐朝时波斯和中国往来更为密切。他们将中国的丝绸、药材、陶瓷等运往西亚,把西亚的织锦、金银器、玉石器、玻璃器等贵重的手工艺品大量运到中国。当时唐代称中国之外人,统称为“胡人”,商人曰“胡商”,所用之物一概冠以“胡”字。根据史籍所记,这些商人多数为波斯大食国人。唐代工艺品匠作中,像织锦、金银器、瓷器等都带有浓郁的波斯色彩。唐代陶瓷器中,可见到许多与西方文明相联系的造型,如中亚种的双峰驼、胡人俑、胡人双狮,西域风格的双耳扁壶、把杯、角杯、六叶形盘、立环形高足盘及胡瓶等。凤首壶,又称“胡瓶”,在初唐时即开始流行,是唐三彩陶器中常见的器形,一般认为是模仿波斯萨珊和粟特的金银器“胡瓶”的造型。1978年内蒙古敖汉旗李家营子唐代墓葬出土了一件粟特银带把长颈壶,今人方得以一睹“胡瓶”的真容。2002年西安市长安区郭杜乡唐墓出土了一件三彩釉陶载物卧驼,卧驼的双峰间除了负驮象牙和丝绸外,其侧面还挂有一只风首壶,这极可能是胡人商旅途中的饮酒壶或饮水用具。《通鉴释文辩误》卷九:“唐太宗赐李大高胡瓶。瓶.盖酒器也,非汲水器也。今北人酌酒以相劝酬者,以曰胡瓶,未识其规制与太宗之胡瓶合乎否也。”胡瓶在唐代的史书中多有提及,且多为皇室贵族使用。唐代王昌龄《从军行》之六有“胡瓶落膊紫薄汗,碎叶城西秋月团”的描述;唐代卢纶《送张郎中还蜀歌》也有“垂杨不动雨纷纷,锦帐胡瓶争送君”的诗句。唐朝胡瓶独具特色,盛极一时,与当时社会盛行的饮酒风气密切相关,上至皇帝,下至百姓,唐代各阶层普遍饮酒,于是,在“事死如事生”的大唐墓葬中,发现怀抱凤首壶的胡人男侍俑虽然稀少,但也不足为怪了。 记得数年前,网上拍卖刚兴起,一日,中州一位玩陶高手拍卖一只蓄着大胡子,穿着翻领胡服的站立男俑,帅气阳刚,气场很足。当时看着眼热,经过一场混战终于拍下。可卖家却心生悔意,找个非正当理由,最后中止了交易。那是一只品相极佳的牵马胡俑,虽然它早已被匿藏他方,可我一直心系不忘。 中国古代汉服相以右衽、大袖、深衣为典型代表。但东汉时“灵帝好胡服、胡帐、胡床、胡坐、胡饭、胡空侯、胡笛、胡舞,京都贵族皆竞为之。”汉朝时的汉服就融入了胡服因素。宋代沈括《梦溪笔谈》中说:“中国衣冠,自北齐以来,乃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