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范源濂义务教育思想探析.doc
范源濂义务教育思想探析
摘 要 范源濂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通过研究西方义务教育的发展状况并与中国实际情况结合,形成了其义务教育思想体系,包括对义务教育内涵的阐发、对义务教育列入宪法的思考以及推进义务教育实施的策略。范源濂的义务教育思想迄今对我国义务教育的发展仍具有启示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 范源濂 义务教育 教育思想
中图分类号:G620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s.2016.06.003
Abstract Fan Yuanlian is a famous educator in modern China, through the research of western compulsory educations development and combination with Chinas actual situation, he formed his compulsory education thought system, including the connotation of compulsory education, thinking of the compulsory education which should be written into the constitution and promotion strategies 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compulsory education. Fan Yuanlians compulsory education thought still have great significance of enlightenment and refere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ompulsory education in China today.
Key words Fan Yuanlian; compulsory education; education thought
范源濂(1876-1927)是我国近代著名教育家,曾三度出任教育总长,终身服务于我国教育事业。少年时期的范源濂接受了良好的传统教育,戊戌维新时期考入时务学堂,师从梁启超。戊戌变法失败以后,受梁启超之邀东赴日本留学,在日本接受了系统的近代师范教育。1912年1月中华民国成立,范源濂被任命为教育部次长。7月,因蔡元培不满袁世凯专政辞职,范源濂便继任教育总长一职。1913年1月辞去教育总长职务。1916年7月,袁世凯复辟失败,范源濂第二次出任教育总长。1920年8月范源濂第三次出任教育总长,但在任职半年间感慨中国教育已处于绝境,于1921年4月再次离职。1924年1月,范源濂被教育部任命为北京师范大学首任校长。1927年7月改任北京图书馆馆长。同年12月23日,范源濂于天津病逝。
1 范源濂义务教育思想提出的原因
1.1 社会变革的大背景
中国封建社会在经历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的入侵和天平天国起义的震荡后被迫走上近代化的道路,教育也开始走向近代化。甲午中日战争的惨败、空前的民族危机促使中华民族整体意义上的觉醒,以康有为和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强烈要求维新变法;慈禧太后被迫宣布实行的“新政”也未能挽救穷途末路的清政府,革命开始取代改良。革命的浪潮迅速波及教育,中国近代的新型知识分子提出以教育振兴中华的新思想。范源濂在历经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的时代变革后,更是坚定了“教育救国”的信念。范源濂在《今日世界大战中之我国教育》一文中指出,中国的落后是因为国力太弱,而“教育为培养国力之要务,今之从事于此者,果能前述四端,及时努力,则救至危之时局,发无限之国光,其尚有一日之望欤”。①范源濂的义务教育思想正是在社会变革的大背景之下滋生和发展的,义务教育是提升国民素质的有效途径,是教育救国的一个方面。
1.2 对基础教育的关注
民国初,我国教育界分别存在着以蔡元培和范源濂为代表的两种不同的教育主张:一是以蔡元培为代表的知识分子,主张优先发展高等教育;二是以范源濂为代表的知识分子,主张优先发展基础教育。蔡元培认为,没有好的大学,中小学的师资就无法得到保证。而范源濂则认为,小学若是不办好,就没有好的中学,而中学若是不办好,就没有好的大学。在深入研究中国传统教育后,范源濂指出,我国封建科举制度的弊端正是在于“专在去人才为官吏,全不顾及国民之基础教育”,只有大力发展基础教育才能普遍提高国民素质,从而为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打下良好基础。范源濂还从人的身心发展和社会发展两个方面阐述了发展基础教育的必要性。从人的身心发展的角度看,“人之幼时,如璞玉待雕琢,良种待播种,最适合开发各种潜能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