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食堂能否破打垄断经营.docVIP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校食堂能否破打垄断经营

高校食堂能否打破垄断经营 年初的大学英语六级考试作文题,要求考生围绕着学校食堂存在的问题(譬如饭菜质量、服务态度、价格高低),给校长写一封信。这虽然只是非常普通的一道考题,但由此也确实反映出目前高校学生食堂内部存在着种种弊端,否则,无论如何也犯不着劳出题人的大驾,无缘无故拿高校食堂说事。 笔者所在的高校里,每天大约有两三万名学生在学生食堂里就餐。食堂的服务质量究竟如何,他们应该最有发言权。如果做这样一份统计调查的话,结果也许会令人大失所望:至少,依照笔者的所见所闻,高校学生对自己天天就餐的食堂满意度不会太高。 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很简单,由于许多地方相继成立了高校后勤集团,学生食堂由后勤集团统一管理,使得高校食堂不仅缺乏必要的竞争性,反而成了独家买卖,生意焉能不异常火暴?只不过这样的“火暴”,是一种建立在垄断经营基础上的火暴,学生无论乐意与否,到时候还得端着饭碗乖乖去食堂,因为相对于社会而言,高校属于比较封闭的特殊地方,有那么多学生生活在其中,可以说他们每天都是一个潜力巨大的消费群体。以解决一日的三餐问题为例,除了到校内有限的几处食堂就餐外,还能让他们可以选择的地方实在微乎其微了。 没有竞争,使得许多食堂的服务态度较差,这几乎成了高校食堂的一大通病。如果是在校外的餐馆就餐,发现饭菜里夹有苍蝇、柴草之类的杂物,完全可以理直气壮地找经理讨个说法。同样的遭遇,换在高校学生食堂里就很难行的通。有次,笔者买的一份快餐里夹有杂物,遂拿着“证据”找服务人员,哪知她压根就不理这个茬口,逼急了,甩给你一句“扔掉不就完事了”,然后再也不正视你。这样的态度,倘若换在别的饭店,情形肯定会是另外一个样子。道理明摆着,事情张扬出去,砸了饭店的牌子,吃亏的不是顾客而是饭店老板。在高校学生食堂里,由于学生是名副其实的弱势群体,只有老老实实掏钱的份儿,哪有讨价还价的资格?即便是法学院的学生,恐怕也未必能为自己“伸张正义”。这种状况,可以说绝无仅有。前几天,发现食堂门口有一名女服务员正蹲在地上剪脚趾甲,那场面和进进出出的打饭学生形成强烈的对比。试问,如果是一家商业性的饭店,哪个服务员敢在顾客就餐高峰时间做此有伤大雅的事情? 没有竞争,使得许多高校食堂菜价趋高,分量趋少,成了牟取暴利的绝好场所。一份1.5-2.0元的荤菜,通常只能买到几小块肉(且嚼不烂的骨头、杂碎居多);一份0.5-1.0元的素菜,同样少得可怜。对于学生的抱怨,服务员要么不予理睬,要么“横眉冷对”。对此,一位同学曾不无讽刺地说,咱们这里的服务员卖菜时是在搞竞赛,看一看谁打的饭量少,谁便是“劳动模范”,到月底可以多拿一点奖金。高校食堂赚不赚钱,是不是暴利单位,谁也不敢妄加猜测。不过,某高校有这样一个比较流行的版本倒可以从一个侧面说明这个问题:去年,校长的孩子准备出国留学,学校食堂负责人一下子拿出20万元的份子钱为其饯行。这些钱只能是“羊毛出在羊身上”,取之于学生,用之于个人。高校食堂的利润有多少,由此可见一斑。 没有竞争,使得许多高校食堂低价采购劣质食品,无人监督。《焦点访谈》曾就某高校后勤集团向学生出售死猪肉、地沟油事件进行过暴光,不知道是不是垄断惹的祸。 近年来,有关高校后勤产业化的呼声很高。将后勤这一块从高校教学中剥离出来,是大势所趋,无可争议。不过,后勤产业化带来的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是,由此造成的垄断该如何解决。现在,高校的各项收费并不低,原本已经让许多学生不堪重负,如果连学生吃饭这一块也不放过,视作可以生财的“聚宝盆”,整天热衷于“淘金”不止的话,那么,高校后勤产业化的意义究竟又在何处,难道就是为了赚学生的钱? 高校食堂的垄断经营现状,已经成了压在莘莘学子背上的第二大经济负担,并且是花了冤枉钱却得不到相应的服务,遇到不满意的地方,很难有个说理的地方。假如凡事都给校长写信,那岂不忙坏校长?与其忙坏校长,还不如打破高校食堂的垄断经营现状,引进必要的竞争对手,从体制上杜绝垄断,以维护学生的就餐权和作为消费者应享有的基本权利为妙。 高校食堂:校园内的垄断经营 10月08日 08:42   南方网讯  可以说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是不小的进步,使学校减轻了负担,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不容忽视。如改革后校园内的经营垄断,谁来维护学生的切身利益的问题,特别是改革后的饮食更是学生关注的焦点。 目前,大部分高校的饮食业都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僧多粥少”的现象(学生多,经营者少),从而无法真正形成竞争体制。加之部分学校为维护既得利益而“保护”经营者,实行“封闭式”管理,禁止学生在校外饮食,或禁止对外出租的门面房经营餐饮业。这样,食堂无形中便成了校内的“垄断行业”,价格自然由学校或经营者规定,高出校

文档评论(0)

jdy26184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分享好文档!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