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庄子进阶研习讲纲2005徐圣心.doc
莊子進階研習講綱 2005徐聖心 目次 ○、閱讀的誤區 0.1蘭亭集序之例(關於閱讀:作品之一致與斷裂/讀者之任意與可能) 0.2錯簡與非錯簡(關於文本:陳冠學〈逍〉/愛蓮心〈齊〉/陳鼓應〈秋〉) 0.3系統的成見(關於體系:道家?儒家?貝葉前茅?) 一、思想形成的時代與非時代因素 1.1時代背景與非時代背景 1.2莊子的時代 1.3莊子面對的傳統:周文、孔子、老子(例:〈逍遙遊〉的主題) 1.4莊子一書的概觀:內七篇之主題與結構,內外雜之分與不分,序例兩篇 二、莊子思想略述及其現代意義 2.1「人」是如何的存有者:其限制(篤時、拘虛、束教/知情意之綜合:成心) ,其結構(官知—心--神:氣),其可能(以明、天倪、天均…),其開展(旁日月,挾宇宙/上與造物者遊,下與外死生無終始者為友/能移而相天) 2.2人與宇宙精神同體(至人/神人/真人) 2.3藝術精神(三言/形象創造) 2.4修煉工夫(心齋/坐忘/至人之用心若鏡) 2.5何謂現代意義?(天人合一的本根性/遊於世的責任與自由/精神世界之開拓) 三、篇章選讀: 3.1〈天道〉世之所貴道者 3.2〈達生〉紀渻子為王養鬥雞 3.3〈田子方〉列禦寇為伯昏無人射 3.4〈秋水〉濠梁之辨 3.5〈天地〉黃帝遊於赤水之北 3.6〈齊物論〉莊周夢蝶 3.7〈逍遙遊〉鯤鵬變化與南遊 ○、閱讀的誤區 引言:閱讀本有各種可能的讀法與心得,但閱讀也非可任意而無的準。在自由與合矩之間,固無定則,唯有讀者與作品在對話中自證。莊子行文之法迥異諸家,故其解讀尤具難度,以下以三個層面的例子來說明讀莊子之前的心理預備。 0.1蘭亭集序之例(關於閱讀:作品之一致與斷裂/讀者之任意與可能) 「永和九年,歲在癸丑,暮春之初,會於會稽山陰之蘭亭,修禊事也。群賢畢至,少長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引以為流觴曲水,列坐其次,雖無絲竹管弦之盛,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是日也,天朗氣清,惠風和暢,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所以游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 夫人之相與,俯仰一世,或取諸懷抱,晤言一室之內;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雖取舍萬殊,靜躁不同,當其欣於所遇,暫得於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將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隨事遷,感慨係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間已為陳跡,猶不能不以之興懷;況修短隨化,終期於盡。古人云:「死生亦大矣。」豈不痛哉! 每覽昔人興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嘗不臨文嗟悼,不能喻之於懷,固知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後之視今,亦猶今之視昔,悲夫!故列序時人,錄其所述,雖世殊事異,所以興懷,其致一也。後之覽者,亦將有感於斯文。」 問題探討: (1)王右軍運用了兩段莊子的文字或思想,在用法上是否有可議之處? (2)由此用法,可進而討論關於閱讀上的那些相關問題? 0.2錯簡與非錯簡(關於文本:陳冠學〈逍〉/愛蓮心〈齊〉/陳鼓應〈秋〉) 安樂哲曾表示在今日讀《莊子》有各種疑難,其中二、三兩項即謂「第二,由於秦火之後莊子一書的重繕難免有掛漏之處,加以莊子獨具一格的深奧行文用語方式,使我們在領會上易於陷入混淆。第三,莊子的『絕對原則』與『超理性觀念』是非常抽象的,其哲學中最重要的原則往往不合於的邏輯。實際上,凡不能超越邏輯障礙和理則限制的心靈,是無法了解莊子的根本思想的。」因此常有人代替「莊子」將現有不易通讀的段落做一番改動。當我們沒有版本上可靠的依據,卻又言之鑿鑿地說今本原文有錯簡,則必是意義上有不能上下通貫的明確理由。但莊子本文的特殊表法,若毫無佐證,後世讀者豈可以大膽宣稱,何段確屬錯簡?換言之,我們如何說作者或原書寫得不夠清楚,甚或意義不連貫,我今移之刪之,以便暢之?今舉三例,皆為表明在讀《莊子》時,應先尊重現有文本的樣貌。對原文的隨意更改、刪節,僅表示吾人之輕率、與原文思路不相應而已。 0.3系統的成見(關於體系:道家?儒家?貝葉前茅?) 我們不可能一無所知地進行閱讀,但又不能過有所知而能深入閱讀。過有所知,則永遠只能讀到我們想在書中讀到的。如我們已確定莊子是懷疑論者、相對主義者、虛無主義者、消極應世者、道家始祖、老子傳人…時,我們還需要再讀《莊子》嗎?因此除非我們永遠能全新地面對《莊子》其書其人,否則總在宮牆之外。對莊子與老子、孔子關係問題的考索。史上已不乏人,我們視莊子為一獨立的思想家,而與孔子、老子等有深厚的對應與淵源。 先秦諸子本無所謂「道家」學派。其學派名稱始見於司馬談〈論六家要指〉,然仍未能確定歸屬與成員;其學派大致歸屬創自司馬遷《史記》將老、莊合傳;其學派成員陣容直至班固《漢書.藝文志》才大致確立,而以上三者的提出都已在漢代,非先秦本有;若再佐以目前出土文獻的組合狀況來衡量,屬於今之所謂道家的有:郭店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