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羊感染羊快疫的诊治及体会.docVIP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山羊感染羊快疫的诊治及体会.doc

山羊感染羊快疫的诊治及体会   摘要:对一例山羊羊快疫的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剖检变化等情况进行了介绍,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关键词:山羊;羊快疫;诊断;防治   中图分类号:S858.2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73X(2016)02-0028-02   羊快疫是由腐败梭菌引起的羊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以发病突然、病程短、死亡快、运动失调、腹部膨胀,排粪困难,真胃黏膜出血性、坏死性炎症为特征,一般体温不高,数小时内痉挛而死。当存在诱发因素时,机体抵抗力下降,腐败梭菌即大量繁殖,产生外毒素,使消化道黏膜发炎、坏死,并引起中毒性休克,使患羊迅速死亡。该病以散发性流行为主,发病率低而病死率高。   1 病例介绍   2015年4月18日上午,接到昭平县樟木林乡佳田村吴某的求诊电话报告后,县动物疫控中心立即组织技术专家,分2个小组,一组前往卖羊羊场调查,另一组赶往发病羊场进行现场诊疗。发病羊场是新建场,于2015年4月12日从相邻乡镇2个羊场购买56只山羊,3 d后,发现有3只异常的羊。第二天早上,又发现有4只症状类似,都是身强体壮、膘情较好的羊只发病。经当地兽医用青霉素、氨基比林、氟苯尼考、双黄连等治疗无效,发病7头羊全部死亡。4 d共死亡羊22只。   2 调查情况   对黄姚镇北?R村张某等两家卖羊羊场进行调查,张某羊场从3年前开始养羊,存栏羊174只,卖了27只母羊,9只小羊,其中有7只羊羔还在吃乳,2只断乳。另一家羊场2009年开始养羊,存栏羊85只,卖了20只母羊。对两家羊场的存栏羊进行现场观察,未发现异常,外观情况正常,近期也没有外购羊只。两家羊场地处石山地域,无低洼、潮湿情况。当时气温闷热,分析后认为是买方吴某利用空间狭小的运输工具进行拥挤运输,造成畜体抵抗力下降,出现体强健壮食欲旺盛的山羊由于采食量大,腐败梭菌在其胃肠道内繁殖快,产生毒素多,导致发病。   3 临床症状   病羊没有出现明显临床症状和特征就突然死亡,都是膘情较好、体大的羊发病,病程极为短促。观察羊群,发现个别病羊离群卧地,不愿走动,强迫行走时运动失调,病羊腹部膨胀,有痛感,排粪困难,里急后重,呻吟,四肢摇摆,呼吸困难,口鼻流带泡沫液体,四肢痉挛呈游泳状,数小时内腹部膨胀明显,呼吸加速,出现痉挛而死。总体看来羊群情况是正常的,未发现异常现象。随机抽检10头羊测量体温,体温不高,均为38.2~38.9 ℃。   4 剖检变化   剖检病羊,其肝、肺、肾没有发现明显变化,食道黏膜充血呈暗紫色,真胃、肠道黏膜有出血斑或弥漫性出血,其实质器官未见变化,黏膜下组织水肿、坏死和溃疡,肠道内充满气体,心内外膜有点状出血,胸、腹腔与心包积液,心内外膜及肠道浆膜下出血,肠内容物充满气泡,黏膜出血[1]。   5 诊断   根据临床症状和剖检变化的明显特征,初步诊断为羊快疫。   6 类症鉴别   (1)与羊炭疽鉴别。羊快疫与羊炭疽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较为相似,可采集病料做炭疽沉淀试验进行区别诊断。   (2)与羊肠毒血症的鉴别。一是羊快疫多发于阴洼潮湿地区,诱因常为气候骤变,阴雨连绵天气。羊肠毒血症多发于羊采食过量谷类或青嫩多汁及富含蛋白质的草料时发生。二是羊快疫有显著的真胃出血性炎症,肠毒血症则多见肾脏软化。   (3)与羊黑疫的鉴别。羊快疫病例在真胃、肠道黏膜常有出血斑或弥漫性出血,肝、肺、肾等实质性器官没有明显病变;羊黑疫发生常与肝片吸虫病的流行有关,真胃损害轻微,肝脏多见坏死灶。   7 治疗措施   病羊往往来不及治疗而死亡,对发病羊马上采用甘露醇+青霉素+维生素C+维生素B1混合进行静脉注射,剂量(每30 kg体重量):甘露醇100 mL,青霉素320万U,维生素C10 mL,维生素B110 mL,连用1~2次,病重者用3次;同时用10%~20%石灰乳灌服,每次5~100 mL,连用1~2次。治疗后效果显著,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8 小结   (1)常发地区要定期注射羊快疫、肠毒血症、猝狙、黑疫、羔羊痢疾五联菌苗或羊快疫、猝狙、肠毒血症三联菌苗,不论大小羊,均皮下或肌肉注射5 mL,免疫期6个月。   (2)发生此病后,消除诱因,转移牧场(地),要及时隔离病羊,严禁屠宰和剥皮利用,尸体及排泄物深埋。被污染的圈舍和场地、用具,用3%的NaOH溶液或20%的漂白粉溶液消毒。   (3)对发病羊采取及时治疗和对症治疗措施,按照强心补液、利尿排毒、抗菌消炎、促进消化的原则进行治疗。   (4)不要拥挤运输,避免疫病诱发因素,提高畜体抵抗能力,减少死亡损失。   参考文献:   [1] 王传富.一例羊快疫防治报告[J].兽医导刊,2009(16):32-33.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