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乳房炎诊断方法研究进展.docVIP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奶牛乳房炎诊断方法研究进展.doc

奶牛乳房炎诊断方法研究进展   摘要:奶牛乳房炎是造成奶牛业损失最主要的原因。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奶牛乳房炎的诊断方法也有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现代生物技术在微生物检测领域应用之后,奶牛乳房炎的诊断周期大大缩短、操作简单快捷、检测成本降低、灵敏度提高。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技术在奶牛乳房炎主要病原诊断中的应用也极大地推动了奶牛乳房炎检测技术的发展。   关键词:奶牛;乳房炎;诊断方法;PCR;基因芯片;LAMP   中图分类号:S858.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73X(2016)08-0015-03   奶牛乳房炎(Bovine mastitis)是由病原微生物感染而引起的乳房组织及乳头发炎的一种疾病,是造成奶牛业经济损失最主要的原因[1]。在中国,奶牛乳房炎每年造成的经济损失无法估量。奶牛患病后,不但造成产乳量和乳品质的下降,而且,还可能造成奶牛产后发情期和妊娠期延长,甚至危及人类健康。   1 概述   奶牛乳房炎,又称奶牛乳腺炎,是一种由病原微生物感染、机械性伤害、物理性损伤和化学物质刺激所引起的较为复杂的奶牛乳腺综合征疾病,也是奶牛发病率最高、造成损失最严重的疾病之一。长期以来,该病一直困扰着中国乃至世界乳业发展,它不仅引起奶产量下降,而且严重影响乳的品质,甚至危害到人类的健康。美国乳房炎委员会(NMC)在1978年,根据乳汁和乳房的肉眼可见变化情况,将乳房炎分为隐性乳房炎和临床型乳房炎两种,其中隐性乳房炎占总发病的77%~79%,临床型乳房炎占奶牛总发病的21%~23%。   1.1 临床型乳房炎   临床型乳房炎症状明显,轻者表现为乳房皮肤发红、乳汁稀薄,有少量絮状物,用手触摸患牛乳房,患牛乳房疼痛不明显。重者表现为精神萎靡,食欲减退,体温升高,产奶量明显下降,乳汁稀薄且乳汁内混有大量絮状物、凝乳块或血液,乳区质地硬、肿胀,手触患牛疼痛明显。因此,临床型乳房炎根据临床表现的症状,极易做出判断。   1.2 隐性乳房炎   隐性乳房炎不表现临床症状,乳汁也无肉眼可见的变化,只是产奶量下降,实验室检测乳汁略偏碱性,体细胞数多达5×105 个/mL以上。   2 诊断   奶牛乳房炎要早诊断、早治疗,以降低养殖户的经济损失。   2.1 病原微生物检查   乳房炎主要由多种非特定的病原微生物引起,如细菌、真菌、病毒等。较常见的有27种,其中细菌12种,霉形体2种,真菌和病毒7种。病原微生物的分离培养和鉴定是实验室诊断奶牛乳房炎病原的一种重要方法,它不仅可以鉴别病原种类也能确定细菌的数量。首先将无菌采集的新鲜奶样接种于培养基,经细菌培养、乳汁涂片、革兰氏染色、镜检等反复纯化病原菌。然后,对已经纯化的细菌用全自动细菌鉴定仪进行鉴定。选择性培养基的应用,也提高了病原分离鉴定的效率。如改良爱德华培养基(Modified Edwards Medium Base,MEM)用于选择性分离链球菌、却普曼琼脂(Chapman Agar,CA)用于选择性分离金黄色葡萄球菌、麦康凯培养基(Mac Conkey Agar,MCA)用于选择性分离肠杆菌、PPLO培养基(Pleuropneumonia-Like Organisms,PPLO)用于选择性分离支原体、脑心浸液培养基(Brian Heart Infusion,BHI)和血平板培养基(Blood Agar,BA)用于病原菌盲筛。   病原微生物分离鉴定法只能根据检测出病原菌的种类、数量对乳房炎发病情况进行大致判断。从分离培养到利用全自动细菌鉴定仪鉴定需24 h才能确诊,该方法对实验操作人员要求较高且检测速度较慢。   2.2 乳汁体细胞检测   奶牛发生乳房炎后,白细胞数显著增加,这是因为在乳腺受到细菌感染后,细菌的代谢产物诱导大量的多形核白细胞(PMN)进入乳腺细胞,随后损伤脱落的上皮细胞也进入乳中,致使乳汁中的体细胞增加。所以,奶牛是否患有隐性乳房炎可以通过检测乳汁中体细胞数目来判断。   国外专家发明了直接显微镜计数法来推断体细胞数目,明确规定乳汁中体细胞数超过5×105个/mL可诊断为乳房炎。但是,中国农科院中兽医研究所根据试验,提出治疗乳房炎判定疗效标准,每毫升乳汁中细胞数降至1×106个/mL以下就可定为正常。   CMT(加州乳房炎测试法),在CMT试液的作用下,乳汁细胞中的脂类物质发生乳化,乳汁细胞被破坏,释放出的DNA发生沉淀或凝块,根据其量的多少来间接判定乳中细胞数的多少而达到诊断的目的方法[2]。有学者在现有各种诊断方法的比较试验的基础上,采取各种不同新合成的国产表面活性剂组成多种配方进行筛选,选定了SMT-Ⅰ,SMT-Ⅱ,SMT-Ⅲ3种隐性乳房炎诊断液。试验结果表明,SMT系列诊断液反应敏感,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