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基于灾因链理论的林业生物灾害管理探讨.doc
基于灾因链理论的林业生物灾害管理探讨
摘要 灾害事件的发生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这些因素往往会形成一种因素链,以串联或并联方式作用于承灾体,当其综合作用力超出承灾体稳定性阈值时就会发生灾害。因此,应从林业生物灾害发生的灾因链入手,采取危机管理、风险管理、GCSP管理、法制化管理、系统化管理等措施,将林业生物灾害降低到可控范围。
关键词 灾因链;林业生物灾害;管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 S7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09-0192-02
2012年张国庆在《生物灾害学》和《灾害学概论》中,运用生态学理论与方法,提出了灾因链理论与防灾减灾原理。张国庆将致灾因子可以概括为“致灾五因子”,即自然致灾因子、为人为致灾因子、地理空间域、时间域、承灾体系统稳定性。防灾减灾原理,在宏观上在于灾害的预防和尽可能地减轻灾害造成的损失,在微观上则是从“致灾五因子”入手,采取各项措施,将灾害降到最低[1-12]。
1 灾害的成因与灾因链
灾害的形成是自然变异与人为影响等多种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其中自然致灾因素主要有天体、地质、地理及生物等原因;人为因素主要有社会政治因素、生产管理失当等,可以归纳为社会原因、生产原因、过失原因、防灾减灾措施失当等原因。灾因链(Disaster Causes Chain),是指灾害事件的发生,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这些因素往往会形成一种因素链,以串联或并联方式作用于承灾体,当其综合作用力超出承灾体稳定性阈值时,灾害就会发生。从图论的角度看,灾害管理,尤其是灾害预防与救援,就是对其中关键灾因实行控制,打断灾因链[8-14]。
2 灾害的过程
从物理过程看,灾害形成的过程,就是能量异常积聚,当积聚的能量超过承灾体系统稳定性阈值时,承灾体稳定性就被破坏,从而形成灾害。例如,当某种昆虫在某地急剧增长,危害农作物,突破经济允许阈值,使农作物遭受重大损失,形成重大虫灾。该过程可以近似表示为:
D=v-■f(N,A,T)dNdAdT(1)
式(1)中,N为自然致灾因子,A为人为致灾因子,S为地理空间域,T为时间域,v为承灾体系统稳定性阈值。D0时,系统处于平衡状态,灾害不会发生。D=0时,系统处于平衡临界点,灾害随时可能发生。D0时,系统平衡被打破,灾害已经发生。式(1)可以简化为:
D=f [g(N,A,T),h(S,T),v](2)
由此可以看出,自然致灾因子、人为致灾因子作用于承灾体,当累积作用强度超过v时,就发生灾害。该过程除了与自然致灾因子、人为致灾因子的作用强度直接相关外,还与T的长短、S和承灾体的抗灾能力相关。
致灾因子的致灾作用作用于承灾体时间越长,其致灾强度累积就越多,灾害发生的几率就越大,灾害强度也越大。不同的地理位置,致灾因子不同,致灾因子的作用强度也不同,灾害的种类、强度也不同。承灾体系统稳定性高,其抗灾能力就越强,对较小的致灾作用或间歇性的致灾作用,承灾体能够自我修复。当致灾作用强度超过其自我修复力时,相对于抗灾能力弱的承灾体来说,抗灾能力强的承灾体发生灾害的时间要晚,灾害发生频率低,危害程度小。自然致灾因子、人为致灾因子、地理空间域、时间域、承灾体系统稳定性因此合称为“致灾五因子”。
在“致灾五因子”中,自然致灾因子、人为致灾因子是主动性的致灾因子,在灾害过程中,占主动地位,是动态的、非线性的,通常狭义的致灾因子指的就是这2个因子。地理空间域、时间域、承灾体系统稳定性是被动性致灾因子,对于某一个特定区域、时间段和承灾体,相对于自然致灾因子和人为致灾因子来说,是静态的、线性的。灾害的损失(灾害危害程度)可以表示为:
L=f(D)
根据以上公式,显然,灾害损失D的大小明显受N、A、S、T和v影响。
3 灾害的控制
研究探索自然致灾因子的致灾机理,根据其致灾作用机理,采取相应的防灾减灾措施。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及时消除恐怖、暴力等危害社会的危险因素;科学安排生产,加强管理,杜绝管理、技术决策失误等酿成安全事故;加强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减少灾害发生的频率和造成的危害。重点工程建设、危险性物质贮藏地、城镇建设等尽量避免灾害高发区,以免灾害发生时造成重大损失。减少致灾因子致灾作用时间或作用强度,延缓灾害发生,降低灾害发生频率,减轻灾害危害强度,降低灾害造成的损失。维护承灾体系统稳定性,提高承灾体对致灾作用的修复力,增强其抗灾能力。
4 灾因管理
4.1 灾因链
如果把灾因、承灾体用点表示,灾因之间、灾因与承载体之间关联用边表示,灾因链则可以用图表示。设承灾体为O,灾因为vi,灾因之间关联的边为ei,j,灾因与承灾体之间关联的边为eoi,i,j=1,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基于季节性Kendall检验法的白石水库水质变化趋势.doc
- 基于学习向量量化神经网络的人脸朝向识别方法.doc
- 基于学生体育能力的高职体育教学改革探讨.doc
- 基于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单片机教学改革探讨.doc
- 基于学生视角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性学习探析.doc
- 基于学科特点和三个概念层次的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研究.doc
- 基于安全工程专业的大学物理课程改革.doc
- 基于安全性决策的电网建设项目优化方法.doc
- 基于安全角度对网络技术的现状和未来发展的探讨.doc
- 基于安卓平台校园考勤系统的设计.doc
- 高考作文模拟写作:“中国文化血脉传承”导写及范文展.docx
- 高考模拟作文“利己与利他”写作训练.docx
- 高考历史复习备考:从古代书院看科举制度的兴衰.docx
- Dahua大华第三代落地式雷达警戒一体机_使用说明书_V1.0.1.pdf
- Dahua大华所外就医防脱逃系统套件_快速操作手册_V1.0.0.pdf
- Dahua大华2寸HDCVI_智能球型摄像机安装指导书_V1.0.3.pdf
- Dahua大华会议平板(悦享款)_使用说明书_V1.0.3.pdf
- Dahua大华行人安全语音警示柱__使用说明书_V1.0.0.pdf
- Dahua大华智能交通高清卡口摄像机_使用说明书_V1.0.0.pdf
- Dahua大华剩余电流互感器_使用说明书_V1.0.0.pdf
最近下载
- 超星网课尔雅《服装流行分析与预测》尔雅答案2022章节测试答案.docx
- ZG-108阻垢剂安全技术说明书.doc VIP
- 人教版2024-2025学年七年级数学上册综合与实践 进位制的认识与探究(习题课件).pptx VIP
- 事业单位工勤技能岗位驾驶员职业技能考试真题汇总.pdf
- 蓝色橙色扬帆起航携手并进简约商务工作述职报告.pptx
- 2024年RDPAC认证考试必备题库-上(单选题部分).docx
- 英文阅读-I Wonder.pdf
- 美国ITT赛莱默飞力FLYGT潜水污水泵N系列选型样本手册.pdf
- 通用版2023《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精品课件.ppt VIP
- 借名买车协议书范本.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