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基于模型的小麦栽培方案设计技术实施效果研究.doc
基于模型的小麦栽培方案设计技术实施效果研究
摘要 基于模型的小麦栽培方案设计技术实施效果研究结果表明,精确施氮技术可增加成穗数,增加粒数,增加效果较明显,增产7.88%,增值422.23元/hm2;随着地力由高到低变化,增产幅度逐步增加。
关键词 小麦;栽培方案设计技术;基于模型;实施效果
中图分类号 S512.1.04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20-0019-02
“基于模型的小麦栽培方案设计技术”是将系统分析原理和动态建模方法应用于作物生产管理,知识体系定量化分析和数字化表达,解决了传统作物栽培模式和专家系统经验性能适应性窄、定量化弱的难题。根据项目设计要求,如皋市搬经镇农业技术服务站从2013年开始精心组织,在小麦上试验、示范。2年来累计示范推广2 800 hm2,增值124.11万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设在搬经镇湖村,试验小区面积7 933.2 m2,总共10个农户,其土壤养分基本情况见表1。
1.2 供试肥料
全部为无机肥,氮肥品种为尿素(含N 46%)、碳铵(含N 17%),磷肥为普钙(含P2O5 12%),钾肥(含K2O 60%)。
1.3 试验设计
每个农户均设无氮对照(CK)、专家方案(习惯栽培)、系统方案3个处理,每个处理之间用沟埂分离,大区示范不设重复,10个农户36畈,田畈南北向,由南向北0~55 m为专家方案,56~100 m为系统方案,101~110 m为无氮对照(CK)。CK施磷肥937.51 kg/hm2,钾肥225 kg/hm2;系统方案、专家方案及各处理施肥量具体分别见表2~4。
1.4 试验实施
于11月7日机条播镇麦9号105 kg/hm2,11月19日施苗肥,12月1日喷施除草剂53%苄嘧?异丙隆1.8 kg/hm2,3月15日施拔节肥,除施肥措施不同之外,其他培管措施相同。
2 结果与分析
2.1 对小麦茎蘖动态的影响
由表5可知,系统方案比专家方案无论越冬期、返青期、孕穗期,小麦的单株分蘖数要多,分别多8.30%、10.84%、10.12%。
2.2 对小麦产量结构及产量影响
由表6可知,系统方案比专家方案(习惯施肥)成穗数增加13.33万穗/hm2,增加2.58%;每穗粒数增加1.40粒,增加5.09%;理论产量增加403.06 kg/hm2,增产7.88%。
2.3 不同基础地力对小麦产量影响
由表7可知,随着地力由高到低,系统方案比专家方案增产幅度逐步增加,分别为7.24%、7.45%、8.86%。
2.4 对经济效益的影响
由表4可知,系统方案比专家方案多施纯N 8.55 kg/hm2、P2O5 47.55 kg/hm2、K2O 64.95 kg/hm2,以N 4.34元/kg、P2O5 1.5元/kg、K2O 3元/kg计算,多支出303.28元/hm2。小麦以1.8元/kg计算,可增收725.51元/hm2,扣除多用的303.28元/hm2,可增加纯收入422.23元/hm2。
3 结论
试验结果表明,精确施氮技术可增加单位面积成穗数,增加粒数,增加效果较明显,增产7.88%,增值422.23元/hm2。随着地力由高到低变化,增产幅度逐步增加。新技术的推广,要以培育科技示范户为抓手,看得见,摸得着,增效明显的技术,农民易接受。
4 参考文献
[1] 关立,齐光荣,薛鑫.豫北小麦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模式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3(24):23-25.
[2] 邱友凤.淮北地区小麦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发展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4,42(1):37-38.
[3] 唐华树.江苏沿海地区小麦超高产研究初探[J].安徽农学通报,2014,20(21):35.
[4] 张会云,冯国华,陈荣振,等.砂姜黑土强筋小麦栽培技术模式研究[J].大麦与谷类科学,2014(4):19-22.
[5] 田文仲,张园,余四平,等.冬小麦超高产栽培技术研究[J].耕作与栽培,2014(6):29-31.
[6] 张雪冰,杨玉锐.邢台市砂姜黑土区强筋小麦丰产高效保优栽培技术研究[J].农业科技通讯,2015(8):57-59.
3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