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讲-宋明理学.ppt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八讲 宋明理学 一、理学兴起的背景 1.儒学独尊地位的动摇 (社会动荡不安;受到道、佛教的冲击) 汉儒——“注不驳经,疏不驳注,不取异义,专宗一家” “谶纬”思想、阴阳五行、天人感应——天意 思考、疑惑——玄学(综合各家 ) 佛教的“因果轮回”,号召人们忍受苦难,到来世寻求幸福。道家的长生不老、隐逸无为 2.三教合一(在辩驳中相互吸纳滲透) 韩愈对佛教的批驳:出家有违孝道,僧侣不事生产、佛事活动、庙宇建筑劳民伤财,断臂脔身以为供养,伤风败俗; 柳宗元指出韩愈“忿其外而遗其中,是知石而不知韫玉也”,“浮图诚有不可斥者,往往与《易》《论语》合。诚乐之,其于性情爽然,不与孔子异道。” 3.儒家学者的探索和思考 二、理学的兴起和发展 1. 含义: 理学是一种既贯通宇宙自然(道教)和 人生命运(佛教),又继承孔孟正宗(儒根本),并能治理国家(目的)的新儒学。理学是儒学新的表现形式,在宋代兴起,在明代掀起一个高潮,它是以“理”或“天理”为核心的哲学思想体系。 2. 派别 (1)程朱理学:程颢、程颐、朱熹 主要思想:① “理” 理是世界的本原,是万事万物都要遵循的普遍原则,是事物存在的根据。 社会秩序——儒家道德伦理 个人身心——人性 强调个人个性必须服从儒家伦理,所谓对妇女贞节的强调即是由此而发。 ②“存天理,灭人欲”(两者冲突时) 个人修养要以敬畏天理为准则,才能达到圣贤之道。把天理和人欲对立起来 “从心所欲而不逾矩。” ③“格物致知”——把握“理”的方法 格物,接触事物;致知,获得知识;《大学》 “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 这是一个强调不断进取从而不断完善的过程。 注意:格物致知与实践出真知的区别 “格物致知”思想的前提是“理”是在人们 心中先天存在的,要把握“理”,就需要通过 接触世间万事万物,在体会到各种知识的基 础上加强对先天存在的“理”的体验;实践出 真知,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去认识、探求事物 发生、发展的规律。根据这一理论,规律、 真知是通过实践而发现、认识的,而不是人 们思想中先天存在的。 发展 朱熹编著《四书章句集注》—元朝将其作为科 举考试的内容—明初确立在思想界的统治地位 程朱理学被官学化的原因 程朱理学是吸收了佛、道哲学思想部分成 果的基础上形成的新儒学。强调“存天理,灭 人欲”,提出了一系列有利于维护封建统治的 道德规范,适应了封建统治者的需要。 (2)陆王心学:南宋陆九渊、明朝王守仁 主要主张 ①陆九渊的心学理论 A 心是万物本原——“心即理也” “理”不需要到身心以外的事物上去寻找, “理”就是内在的“心”,提出了“心即理也”的观 点:“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心就是 天地万物的渊源,被称为“心学”。 B 求“理”的方法——“发明本心” 陆认为,“理”就像太阳、月亮一样明显,简单 明了,不用学习也能体会,不需要旁求他索, 通过世界外物或者咬文嚼字埋首经书,都是繁 琐无用的求证方法。因此提出认识来自心中, 所谓“发明本心”也就是要直达自己的内在良 知,“理”就是进行内心的反省,强调自我的能 动作用,与孟子的性善论一脉相承。 ②王守仁的心学理论 A背景: 随着程朱理学在思想界统治地位的确定, 其本身也逐渐成为统治者束缚人们思想的工具. 特别是程朱理学与科举制度正式挂钩之后,许 多知识分子逐渐失去以之寻求圣贤学问的精神. 王守仁等很多学者认为学术流弊导致道德沦丧. 从而引起社会动荡,主张以心来更新理学. B核心:“致良知” 认为人生而有“圣人之心”,社会伦理道德 观念其实就存在于本心之中,良知就是本心, 就是理。因此天理就在自己心中,不必外求, 只要克服私欲、回复良知就能成为圣贤。这就 强调了自我的主动作用,激励人们奋发立志。 知识链接: 象棋终日乐悠悠,苦被严亲一日丢, 兵卒堕河皆不救,将军溺水一齐休, 马行千里随波去,象入山川逐浪游, 炮响一声天地震,忽然惊起卧龙愁。 先生游南镇。一友指岩中花树问曰: “天下无心外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 自落,于我心亦何关?” 先生曰: ”你未看 此花时,此花与你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 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 不在你的心外。 ” (3)陆王心学的地位和影响 ①王守仁创立了庞大的心学体系,兼之他身居高位,事功显赫,又勤于讲学,因此明中期以后他学说得到了广泛的传播; ②王学重视个体的主动作用,反对束缚,肯定普通人生活欲求的正当性,具有一定的思想解放作用; ③心学的崛起,直接冲击了正统儒学的影响,对晚明思想界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刺激作用。 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异同 ①相同点: 都是儒学的表现形式,都继承了孔孟 “仁”、“礼”的思想,都认

文档评论(0)

希望之星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我是一名原创力文库的爱好者!从事自由职业!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