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孟子, 名 ( ), 字( ),是我国( )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地位仅次于( ),后世并称( )。 2、《孟子》一书 记述了孟子的言行、政治主张、哲学主张及个人修养,是( )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四书指的是: 。 自主学习 课文背会了吗?重点词还有哪些没有掌握?哪些句子还不会翻译?同桌互查 3、本文是如何一步一步论证的? 论证思路: 首先: 然后: 接着: 最后: 4、学习了课文,你打算怎样面对生活或学习中的困难与挫折? 答:生活上要培养不怕吃苦,勇于吃苦的精神,学习上遇到困难,要迎难而上,学习退步了,不必灰心,积极进取。 5、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你如何认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一观点?结合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仍有其现实意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国泰民安,但我们要有忧患意识,居安思危,把国家建设的更加富强美丽,才能减少个别别有用心的西方国家阻挠中国发展带来的威胁。我们每个人也应当奋发进取,不断超越自我,而不能头脑涣散,安于现状,缺乏上进心,否则,我们必定不能充实自己的人生,就不能拥有真正的幸福。 曹雪芹举家食粥而写出了不朽的《红楼梦》。 和本文阐述的道理相似的名言警句有: * * 在2005——2014年河南省中考中,2006年考察过《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分值为10分。 涉及考点有: ①词语解释(2分) ②句子翻译(2分) ③内容理解(2分) ④开放性试题(4分) 2015年河南中考文言文预测 课内外对比阅读 1、能够熟练背诵课文,准确默写文中的 重点句子。 2、能够熟练掌握文中重点实词、虚词的用法,并能用现代汉语准确翻译文中的重点句子。 3、能辨析作者的说理思路,并能判断出所使用的论证方法及作用。 轲 子舆 战国 孔子 孔孟 儒家 《孟子》、《论语》、《大学》和《中庸》 一、本课的通假字: 1.曾益其所不能: 2.入则无法家拂士: 3.衡于虑: 通增,增加。 通弼,辅弼。 通横,梗塞,指不顺。 二、词类活用: 1.人恒过,然后能改: 2.行拂乱其所为: 3.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4.必先苦其心志: 5.饿其体肤: 6.空乏其身: 7.劳其筋骨: 名作动,犯错误。 使动用法,使……颠倒错乱 使动用法,使……惊动;使……坚忍。 使动用法,使……痛苦。 使动用法,使……饥饿。 使动用法,使……受到贫困之苦。 使动用法,使……劳累。 易译错的重点句子解释: 1.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2.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3.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译文方法 留 补 调 删 1、课文连举古代几位名人的事例,你认为他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2、课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答:都出身卑微,都经历了艰苦的磨练,都成就了不平凡的事业。 答:本文的中心论点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运用了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和正反对比论证的方法。 合作探究 列举了六位名人的史实说明人才是在苦难中造就的。 从正面论述磨难对于人才的意义。 由人才的造就扩展到治国,并从反面论述没有忧患的危害; 得出结论(中心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提出担当大任的人必须经过艰苦生活的磨炼。你还知道哪些实事? 司马迁受宫刑而作《史记》 贝多芬即使在双耳失聪的情况下,仍然坚持音乐创作。 爱迪生小时一边卖报一边作化学试验。有一次,不慎在火车上引起了火,被车长打聋了一只耳朵。由于他的刻苦努力,终于成为举世闻名的发明家。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 *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