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常识古人关于死的避讳chuan.ppt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文化常识古人关于死的避讳chuan

文化常识之“避讳” 生老病死,人之常情。但人们对“死”,自古至今都讳莫如深, 为避讳起见, 取了诸多别称。古代对人死的称呼反映了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里严格的等级制度, 《礼记?曲礼》:“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大夫死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 (一)按身份等级 崩:专用于指帝王、天子、太后之死。电视剧里常有皇帝驾崩的场面。“崩”本义是山倒塌。《汉书·五帝纪》:“山陵不崩,川谷不塞。”帝王、太后之死,就好象山倒塌了一样。 薨:古代称诸侯或有爵位的大官死去(唐以后二品以上官职死亦以此称之)。《左传·襄公三十一年》:“公(鲁襄公)薨之月,子产相郑伯以如晋。”清代对王、公、侯、伯的世爵之死,称为“薨”。 卒:专用于指大夫或相当于大夫及其以上的高级官员的死。“卒”原有“终”、“尽”的意思。引申为指大夫的死,唐代以后则用作“死”的通称。 士曰“不禄” 死:专用于庶人,即无官爵的平民百姓和官府的低级官员、差役的死。“死”的本义就是指人死,由人死引申为动物的死。《论语·泰伯》:“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如果再细分:《礼记·檀弓上》:“君子曰终,小人曰死。”;“少者曰死,老者曰终。” (二)按年龄 古代称未成年人不满20岁死曰“殇”或“夭折”。 年十九至十六为长殇, 十五至十二为中殇, 十一至八岁为下殇, 不满八岁以下为无服之殇。 《仪礼?丧服传》:“为国战死者:国~。”但男子已订婚,女子已许嫁者则不为“殇”。 (三)按特殊原因 为某事舍命为“殉”,死于外地谓之“客死”。 【弃养】:婉言父母死亡。父母去世,子女不得奉养,故称。 【升遐】:帝王之死的委婉说法。 【登遐】:同“仙逝”,人死的婉称;又用作帝王死亡的讳称。 【不禄】:①古代用以称士死;②诸侯、大夫死,讣文上的谦词;③指夭折。 【失怙】:指死了父亲。语出《诗·小雅·蓼莪》:“无父何怙,无母何恃。” 【失恃】:指死了母亲。 【作古】:旧时指年长者之死。 【寿终正寝】:称成年男子特别是老年男子的正常死亡。(古时男子将终,卧于正厅东首,安然逝去。) 【寿终内寝】:称成年女子特别是年老妇女死亡。(古代女子将终,仍居内寝,不必迁动。) 4、按不同宗教 和尚死谓之“圆寂”、“云寂”;喇嘛死谓之“涅磐”;道士死谓之“羽化”;基督教教徒死谓之“归主”,回民伊斯兰教教徒死谓之“无常”。    5、其他 民间对死的敬称,有借道家“仙逝”、“返真”、“登遐”者,有引用阴阳家“就本”、“星陨”者。一般称人死为“辞世”、“过世”、“去世”、“逝世”、“作古”;在吊唁时见之于书面的一律称“千古”;灵牌、引魂幡上一律写“已故”。 * *

文档评论(0)

shuwkb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