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病理资料.doc

  1. 1、本文档共6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植物病理资料

第一章 水稻病害: 1.简述稻瘟病病害流行的主要因素,防治上的关键措施。 发病条件1.寄主抗病性差异?? 2.气候条件:温度:白天30℃,光照14小时,夜间20℃ ?稻株易感染稻瘟病。叶面有水滴水膜存在,有利于孢子萌发和侵染。 ????????????????????天气:阴天、多露天气利于孢子传播。 光照:阳光直射下孢子不能萌发。 3.栽培管理??施肥:合理的C/N比值,提高K/N比值; 平衡施用N、P、K肥;磷钾肥也不能施用过多 施肥做到:适时、适量、不多、不晚。 氮肥多、无机氮多利于发病; 硝态氮比铵态氮更易诱发稻瘟病。 灌水:应做到:分蘖期浅灌勤灌, 分蘖末期适时、适度晒田 后期湿润灌溉 ?稻瘟病的综合防治???1.选育和利用抗病品种2.加强水肥管理3.清除病残和染病寄主4.种子消毒 ???5.药剂防治 2.稻白叶枯病菌的越冬场所和传播途径是什么?应怎样防治? 越冬场所:病稻草和稻桩、稻种 入侵途径:病菌一般从水孔和伤口侵入。入侵途径不同,引发病症也不同:典型叶枯症:多从叶片入侵??系统凋萎症:从基部或根部伤口侵入 综合防治1.杜绝种子传病,严格种子消毒2.选用抗病品种3.培育无病壮秧4.加强水肥管理5.处理病稻草6.药剂防治7.生物防治 3.试分析水稻白叶枯病的发病因素与病害循环之间的关系、设计防病的主要措施? 当温度适宜发病及耕作制度与栽培管理措施利于病原菌越冬时,则病害越冬容易,使病害易于流行。 防治措施:1.杜绝种子传病,严格种子消毒2.选用抗病品种3.培育无病壮秧4.加强水肥管理5.处理病稻草6.药剂防治7.生物防治 4. 简述叶稻瘟病的四种病斑类型症状特点及其意义。 ①白点型: 白色,多为圆形,不产生分生孢子。发生在感病品种的幼嫩叶片上。 ②急性型:病斑针头至绿豆大小,暗绿色,近圆形,后逐渐发展为纺锤形。正、反两面密生灰绿色霉层。 ③慢性型: 病斑纺锤型,有“三部一线”特征 ④褐点型:斑小,限于叶脉间,褐色,外围有晕圈,无分生孢子。 5. 水稻纹枯病的病菌主要在哪些场所越冬?在田间病菌靠什么扩展蔓延? 越冬方式及场所: ?土壤:主要以菌核形式; ?病???稻???草 ?杂草寄主残体 传播与侵染:越冬浮核随水流传播并附于稻株叶鞘或叶片上,萌发菌丝从叶鞘缝进入叶鞘内侧并产生附着胞,从气孔或直接表皮入侵。发病后长出的气生菌丝在株丛间蔓延再侵染。 ?株丛间横向扩展:主要在分蘖至孕穗期。?? ?向病株上部纵向扩展:孕穗至蜡熟前期。 ? 6. 试从稻瘟病和纹枯病的病害循环和流行特点比较两病的防治策略和方法。 水稻纹枯病从秧苗至穗期均可发生,以抽穗期前后发病最盛。此病主要危害水稻叶鞘 叶片,严重时病菌可侵入茎秆饼蔓延至穗部。 防治:1.农业防治??选用耐病品种??栽培管理(合理施肥:以家肥为主,施足基肥,早施追肥,促进早发,避免过度施用N肥,防止后期徒长。合理排灌:以水控病,贯彻“前浅、中晒、后湿润”?的原则,提高水稻抗病力。) ????????????????2.药剂防治喷药时期及防治指标:防治纹枯病把握施药时期最重要,过早过晚药效都不理想。? ? 水稻稻瘟病防治上的关键措施: a.选育和利用抗病品种 杂交或集合选育:用抗谱广、抗性稳定的品种作父本,进行杂交育种。或将多个垂直抗性基因转入丰产品种中培育水平抗性品种都是抗稻瘟品种选育的途径。 ?抗病品种合理使用 不同垂抗品种搭配种植、轮换种植,多个垂抗性品种的间、混种植耐病品种(tolerant varieties) 新品种引进:要经过引、试、繁三阶段。 b.加强水肥管理:用水原则“浅水栽秧,浅水分蘖,够苗晒田,足水孕穗,浅水扬花,湿润壮籽,黄熟落干”;注意氮、磷、钾配合使用;有机肥和化肥配合使用;适施硅镁肥(如:草木灰等)。 c.清除病残和染病寄主 d.种子消毒:用401、402抗菌剂或多菌灵、福美双、浸种灵等浸种,浸后催芽。 e.药剂防治:抓住感病生育阶段,适时防治 病害流行的主要因素:a感病品种(感病程度、感病品种种植面积) ????????????????????????????b毒性小种种群数量 ????????????????????????????c气象因素及水肥管理 ? ? ? ? 第二章 小麦病害: 1.小麦三种锈病的症状及病原形态特征有何异同? 三种锈病症状 ? 条锈病 叶锈病 秆锈病 危害部位 叶片为主(叶鞘、茎秆、穗也危害) 叶片为主(鞘、秆少见)冬孢子堆生于叶鞘、茎秆上 ? 茎秆叶鞘为主,也危害穗部 夏孢子堆 大小 最小 居中 最大 形状 狭小至长椭圆 圆形至长椭圆 长椭圆至长方形 颜色 鲜黄 橘红 深褐,咖啡色 排列 虚线成行(幼叶上呈轮状) 散乱无规则 ? 散乱无规则 表皮开裂 开裂不明显 开裂一周 大开裂,并向两侧翻卷

文档评论(0)

店小二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包含各种材料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