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学实验7-cmx2012研究报告.ppt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点评(芽孢、鞭毛染色) 芽孢脱落 芽孢大小,是相对于菌体而言 芽孢未染上颜色的原因—时间及温度 鞭毛脱落或无(染色浅)--时间、温度 鞭毛是否周生或侧生或端生分辨不清 鞭毛颜色相对于细菌而言,较浅 思考题 芽孢染色为什么要加热? 为什么经孔雀绿染色后,水洗再复染红色染液只能染上菌体? 用革兰氏染色能否看到芽孢? 6 思考题 1、菌种的培养时间与鞭毛染色有什么关系? 2、你在显微镜下看到的鞭毛是否为原来的大小? 3、鞭毛涂片与芽孢涂片有何区别?为什么? 实验 7 放线菌的形态观察 霉菌的形态观察 实验目的 1、学习并掌握观察放线菌、霉菌形态的基本方法 2、初步了解放线菌、霉菌的形态特征 一 实验目的 背景知识 (一)放线菌的菌落形态? ????放线菌的菌落由菌丝体组成。放线菌菌丝纤细,生长缓慢,相互交错,所以形成的菌落较小而且质地致密,表面干燥、多皱、“绒状”。放线菌基内菌丝长在培养基内,菌落与培养基结合较紧,不易挑起?。幼龄菌落因气生菌丝尚未分化成孢子丝,所以不易与细菌菌落相区分。当放线菌形成大量的分生孢子而布满菌落表面后,形成表面呈“细粉状”或“颗粒状”的典型放射状菌落。由于放线菌的菌丝和孢子常产生各种色素,所以菌落正反两面有时会呈现不同色泽。? 二 实验材料 菌种:GHSS-Y菌株/放线菌永久制片 盖玻片、载玻片、显微镜、解剖刀、镊子、解剖针、石炭酸复红或美蓝染液、永久制片。 三 实验步骤 个体形态观察--Plan I Plan II 实验报告 绘图,并描述。 一 实验目的 1.观察霉菌菌落(苔)形态。 2.学习并掌握霉菌的制片方法。 3.观察霉菌个体形态及各种无性孢子的形态。 由于霉菌的菌丝较粗而长,因而霉菌的菌落较大,有的霉菌的菌丝蔓延,没有局限性,其菌落可扩展到整个培养皿,有的种则有一定的局限性,直径1-2厘米或更小。菌落质地一般比放线菌疏松,外观干燥,不透明;菌落与培养基的连接紧密,不易挑取;菌落正反面的颜色和边缘与中心的颜色常不一致。 霉菌的菌丝。构成霉菌营养体的基本单位是菌丝。菌丝是一种管状的细丝,把它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很像一根透明胶管,它的直径一般为3-10微米,比细菌和放线菌的细胞约粗几倍到几十倍。菌丝可伸长并产生分枝,许多分枝的菌丝相互交织在一起,就叫菌丝体。 在固体基质上生长时,部分菌丝深入基质吸收养料,称为基质菌丝或营养菌丝;向空中伸展的称气生菌丝,气生菌丝生长到一定阶段分化产生繁殖菌丝,由繁殖菌丝产生孢子。 根据菌丝中是否存在隔膜,可把霉菌菌丝分成两种类型:无隔膜菌丝和有隔膜菌丝。无隔膜菌丝中无隔膜,整团菌丝体就是一个单细胞,其中含有多个细胞核。这是低等真菌所具有的菌丝类型(如毛霉、根霉) 。有隔膜菌丝中有隔膜,被隔膜隔开的一段菌丝就是一个细胞,菌丝体由很多个细胞组成,每个细胞内有1个或多个细胞核(如青霉、曲霉) 。 霉菌有着极强的繁殖能力,而且繁殖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虽然霉菌菌丝体上任一片段在适宜条件下都能发展成新个体,但在自然界中,霉菌主要依靠产生形形色色的无性或有性孢子进行繁殖。孢子有点像植物的种子,不过数量特别多,特别小。 二、材料与器材 曲霉、毛霉、青霉和根霉永久制片;霉菌菌株A、B、C、D、E、F 平皿、吸管、盖玻片、玻璃涂棒、载玻片、解剖针、解剖刀、显微镜、乳酸石炭酸棉蓝等。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 (一)菌落(苔)特征的观察 用肉眼观察生长在琼脂上的霉菌菌落(苔) ,并根据下列要求对每种霉菌的菌落(苔)特征加以描述。 1.菌落(苔)的颜色:正面和背面的颜色,培养基的颜色变化。 2.菌落(苔)的形态:” 绒毛状”、”棉絮状”、”网状”、“颗粒状”、疏松或紧密、同心轮纹、放线状的皱褶等。 (二)用显微镜观察霉菌装片。 1)毛霉和黑根霉的孢子的形状、大小、孢子囊、中轴体的形状,有无假根和匍匐菌丝。 2)曲霉的分生孢子的形状、大小、顶囊的形状、小梗排列、隔膜。 3)青霉的分生孢子的形状、大小、小梗的排列方式,菌丝的隔膜。 (三)制作霉菌装片并观察其个体形态 1.直接制片法观察 (1)制片:在干净的载玻片上加一滴乳 酸石炭酸棉蓝染液,用工具(解剖针、刀、接种铲)从菌落边缘处取小量带有孢子的菌丝置于液体中,再小心地把菌丝分开,去掉培养基,然后用盖玻片盖上,注意不要产生气泡。(省略酒精和水浸润,洗涤) (2)镜检: 菌丝体经制片后可用低倍或高倍镜观察。在观察时要注意菌丝直径的大小,菌丝体有无隔膜,营养菌丝有无假根,无性繁殖或有性繁殖时形成的孢子种类及着生方式。 注意事项 取菌丝或孢子等样品时应小心操作,尽量减少菌丝断裂及形态破坏。 盖盖玻片时尽量避免产生气泡。 注意无菌操作,取样量不宜太大。 孢子数量巨大,请小心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希望之星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我是一名原创力文库的爱好者!从事自由职业!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