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个案为例谈青春期同性情感迷惑的调适.doc

以个案为例谈青春期同性情感迷惑的调适.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以个案为例谈青春期同性情感迷惑的调适.doc

以个案为例谈青春期同性情感迷惑的调适   摘 要: 青少年性意识觉醒,受到压抑后容易产生青春期同性情感依恋,继而带来自己是否是“同性恋”的困扰。本文以个案为例,探讨青春期同性情感迷惑的调适。   关键词: 青春期 同性情感迷惑 调适   进入青春期后,青少年性意识觉醒,但由于性教育的缺位,性知识的缺乏,他们容易产生相关方面的困扰。如果没有很好引导,就有可能导致后续的性心理正常。下文探讨的案例就是因为对同性恋的误解导致的心理困扰。   一、问题描述   来访者基本情况:小刘,女,16岁,高一学生。   小刘说,从小到大,她都备受父母呵护,父母观念传统保守,家教严格。她从小性格内向,胆子怯懦,不善交往,朋友不多。慢慢长大后,父母就一直告诫她不要与男生多来往,所以在学校基本不和男生说话。升入高中后的第一个月,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都很不适应,情绪特别沮丧,整天不说话,甚至想过转学。班主任为帮助她,特意调了班长小肖做她的同桌,小肖性格豪爽,热情能干,很有几分假小子的干练,给了小刘很多帮助,渐渐地,两人成了形影不离的好朋友。小刘对小肖很依赖,什么事都征求她的意见。两人在宿舍还会经常挤在一张床上睡觉、说悄悄话,小刘也会对小肖做一些拥抱等亲热动作。渐渐地,小刘越来越离不开小肖,她关注小肖的一举一动,假期里几乎每天都要给她打电话。同时,小刘开始讨厌小肖其他的朋友,为她撇下自己与其他同学去散步而大发雷霆。为此,小肖觉得跟她管得太多,希望两人拉开距离,于是向老师提出调座位。周围同学私下议论,说小刘很怪,从不和男生说话,一直和小肖那么亲热,是同性恋。为此,小刘查了网站上的资料,对照资料中的描述,觉得自己真的有几分符合。她害怕自己心理变态,心里很恐慌。   二、问题分析   小刘会出现上述心理困扰的具体原因有:   1.心理因素。   (1)性格内向,缺乏友谊。   小刘因为性格内向,交往不多,内心深处渴望友谊,所以活泼热情的小肖的出现,正好弥补了小刘的性格缺陷,让小刘产生了深深的依恋。但她不懂得如何维护友谊,以为既然自己专注地、全身心对待好友小肖,小肖就应视自己为唯一的好朋友。   (2)独生子女的独占欲。   小刘对小肖的过度依赖,也体现了独生子女的独占欲望,好朋友应完全属于自己,不愿与人分享。殊不知,再好的朋友之间也应该互不干涉彼此的生活空间并保持适度距离。   (3)缺乏性科学常识。   小刘的性科学知识相对缺乏,对同性恋的认识停留于模糊的、不科学的层面。   2.家庭因素。   家庭教育中青春期教育失当,小刘的父母视“早恋”为洪水猛兽,对进入青春期的女儿性意识的萌发采取堵、压的方式,本来和异性交往不多,再加上父母的禁止,以至于她与男生几乎“绝缘”。这与她青春期正常的性心理的发展需要是违背的。于是小刘就把对异性的感情转移到同性好友上,在与小肖的相处过程中,表面上出现了类似于“爱情”的感情。   3.环境因素。   在周围同学的非议下,小刘感觉到了自己的“异常”,产生了怕自己是同性恋的心理困扰。   三、干预过程   1.引导倾诉,了解问题。   引导她回顾与小肖之间的相处经历,送给她关于青春期性心理发育和同性恋的两份材料,建议她回去认真阅读,并让她思考问题:“你自己内心深处对同性恋到底持怎样的态度?”   2.澄清问题实质,重建认知结构。   向她解释了关于同性恋的知识,让她明白自己不是“同性恋”,应属于“青春期同性情感依恋”。同时让她明白,青春期的个体异性之间会相互产生好奇,也会发展成欣赏、好感、喜欢,适度地与异性朋友相处,有益于身心健康,并对将来的恋爱、家庭、工作都有帮助。她正是因为过度压抑自己对异性的感情,就朦胧地把自己的感情转移到同性好友身上,把小肖视为感情的唯一寄托,从而过分关注、限制小肖的交友自由。   3.进一步分析深层心理原因,训练人际交往技巧。   引导小刘从自己的性格、家庭教育、交友经历入手,进一步分析了她对小肖过度情感依赖的原因。接着利用角色扮演,让小刘感悟:朋友之间应该彼此信任、彼此帮助、经常联系,但相互之间必须保持一定距离。而且,作为朋友,不能把对方视作生活的全部,你也需要结交新朋友,尝试与更多的人建立良好关系,而她自然也有权利扩展自己的生活。   4.鼓励实践,调整自己的行为方式。   要求小刘扩大交友面,试着与周围不同的同学多接触交流,而且要与异性同学进行适当交往,建议她先试着与坐后排的男生交谈。   四、效果陈述或分析   在该求助者的主动配合和认真实践下,咨询取得了良好效果。在以后的随访中,她告诉我,学校安排社会实践活动时,她和同组的男生相处不错,自己不再什么都依赖小肖了,小肖也愿意跟她继续做朋友。   五、咨询感悟   几乎在所有文化背景下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