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苏轼的《西江月》反思现代人的爱情观.docVIP

从苏轼的《西江月》反思现代人的爱情观.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苏轼的《西江月》反思现代人的爱情观.doc

从苏轼的《西江月》反思现代人的爱情观   摘 要 从“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再到元好问的“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千百年来人们都从不同角度对爱情解释着。由《西江月》我们走进了苏轼与王朝云的爱情,也对现代爱情进行了深深的反思。   关键词 爱情 真情 物化 知己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9-0104-02   一、引子   爱情是什么?简单说 爱情就是爱一个人的那种感情。   从“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再到元好问的“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千百年来人们都从不同角度对爱情解释着。   随着历史的发展,在当今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男子张口要娶“白富美”,女子闭口要嫁“高富帅”。虽有丈夫,却体会不到丈夫的关心;虽有妻子,却体会不到妻子的温柔;虽有家庭,却体会不到家的温馨。于是,人们开始对爱情迷茫起来,爱情成了现代人心中的谜。下面让我们由苏轼的《西江月》去寻找答案吧。   二、对《西江月》的再认识   西江月   苏轼   玉骨那愁瘴雾,冰肌自有仙风。   海仙时遣探芳丛,倒挂绿毛幺凤。   素面常嫌粉?穑?洗妆不褪唇红。   高情已逐晓云空,不与梨花同梦。   这首词明为咏梅,暗为悼亡,是苏轼为悼念毅然随自己贬谪岭南惠州的侍妾朝云而作。词中所描写的惠州梅花,实为朝云美丽的姿容和高洁的人品的化身。   词的上阕写惠州梅花的风姿、神韵。起首两句,突兀而起,说惠州的梅花生长在瘴疠之乡,却不怕瘴气的侵袭,是因这它有冰雪般的肌体、神仙般的风致。接下来两句说它的仙姿艳态,引起了海仙的羡爱,海仙经常派遣使者来到花丛中探望;这个使者,原来是倒挂在树上的绿毛小鸟。以上数句,传神地勾勒出岭南梅花超尘脱俗的风韵。   下阕追写梅花的形貌。“素面常嫌粉?稹保?岭南梅天然洁白的容貌,是不屑于用铅粉来妆饰的;施了铅粉,反而掩盖了它的自然美容。岭南的梅花,花叶四周皆红,即使梅花谢了(洗妆),而梅叶仍有红色(不褪唇红),称得上是绚丽多姿,大可游目骋情。面对着这种美景的东坡,却另有怀抱:“高情已逐晓云空,不与梨花同梦”。东坡慨叹爱梅的高尚情操已随着晓云而成空无,已不再梦见梅花,不象王昌龄梦见梨花云那样做同一类的梦了。句中“梨花”即“梨花云”,“云”字承前“晓云”而来。晓与朝叠韵同义,这句里的“晓云”,可以认为是朝云的代称,透露出这首词的主旨所在。   这首咏梅词空灵蕴藉,言近旨远,给人以深深的遐思。词虽咏梅,实有寄托,其中蕴有对朝云的一往情深和无限思恋。作者既以人拟花,又借比喻以花拟人,无论是写人还是写花都妙在得其神韵。张贵《词源》论及咏物词时指出:“体物稍真,则拘而不畅;模写差远,则晦而不明。要须收纵联密,用事合题,一段意思,全在结句,斯为绝妙。”以这一标准来衡量此词,可以窥见其艺术技巧的精湛。   三、由《西江月》走进苏轼与王朝云的爱情   (一)才华是爱情的润滑剂   王朝云因家境清寒,自幼沦落在歌舞班中,为西湖名妓。孔凡礼先生《苏轼年谱》载:“《燕石斋补》谓朝云乃名妓,苏轼爱幸之,纳为常侍 。”   王朝云天生丽质,聪颖灵慧,能歌善舞,虽混迹烟尘之中,却独具一种清新洁雅的气质。宋神宗熙宁四年,苏东坡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而被贬为杭州通判,一日,他与几位文友同游西湖,宴饮时招来王朝云所在的歌舞班助兴,悠扬的丝竹声中,数名舞女浓妆艳抹,长袖徐舒,轻盈曼舞,而舞在中央的王朝云又以其艳丽的姿色和高超的舞技,特别引人注目。舞罢,众舞女入座侍酒,王朝云恰转到苏东坡身边,这时的王朝云已换了另一种装束:洗净浓装,黛眉轻扫,朱唇微点,一身素净衣裙,清丽淡雅,楚楚可人,别有一番韵致,仿佛一股空谷幽兰的清香,沁入苏东坡因世事变迁而黯淡的心。此时,本是丽阳普照,波光潋滟的西湖,由于天气突变,阴云敝日,山水迷蒙,成了另一种景色。湖山佳人,相映成趣,苏东坡灵感顿至,挥毫写下了传颂千古的描写西湖佳句:“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饔暌嗥妗S?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诗明写西湖旖旎风光,而实际上寄寓了苏东坡初遇王朝云时为之心动的感受。朝云时年十二岁,虽然年幼,却聪慧机敏,由于十分仰慕东坡先生的才华,且受到苏轼夫妇的善待,十分庆幸自己与苏家的缘份,决意追随东坡先生终身。   (二)患难见真情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梅花是高洁之花,越是寒冷越开得清香。王朝云正是梅花超尘脱俗一样的女子。患难见真情,在“寒冬腊月”之时,在“瘴气侵袭”之处,在“一贬再贬”之境,她对苏轼仍然不离不弃。她的真情是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