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翻译美学角度比较《风筝》的两个译本.docVIP

从翻译美学角度比较《风筝》的两个译本.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翻译美学角度比较《风筝》的两个译本.doc

从翻译美学角度比较《风筝》的两个译本    内容摘要:本文在翻译美学理论的基础之上,对比分析《风筝》两个英文译本,对杨宪益、戴乃迭和刘士聪教授的英译本翻译的审美再现进行比较研究,通过译者不同的视角来看不同翻译审美主体对同一审美客体的差异性。    关键词:翻译美学 散文翻译 《风筝》 审美再现    现今社会,翻译作品甚多,翻译理论对只看重翻译实践的人来说尤为重要。而美学这一学科在西方历史由来已久,发展势头较为迅猛,集诸多大家之思想,对中国美学的发展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美学在20世纪初才在中国被采纳和推广开来,加之中国人特有的审美观念和一大批人文学者对其的研究,也使美学这一外来的又年轻的学科与研究语言文字的翻译结合在一起,形成了新的跨人文学科。美学对翻译理论有特殊的意义,中国美学对中国翻译理论也具有特殊的意义。翻译美学理论的任务,就是运用现代美学的原理,分析、阐释和解决语际转换中的美学问题,包括对翻译中的审美客体、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与接受者的关系的研究,对翻译中审美体验的一般规律的研究,对翻译中审美再现手段及翻译美的标准的探讨,等等。翻译美学、翻译理论和具有宽阔视野的美学相结合,使文学作品的翻译更要注重内容和风格,实现美的再现。    1.翻译与美学    《风筝》是鲁迅散文诗选集《野草》中的一篇作品,写《野草》之时,鲁迅先生处于极度苦闷之中。身体每况愈下,又经历了五四运动,但中国整个社会面貌无根本性改变,还是处于愚昧之中。而在《风筝》中暗含了鲁迅对当时社会现状的无奈悲观以及少年时代亲情关系的寄托。怀着对鲁迅先生的景仰和崇敬,不乏许多翻译大家把鲁迅先生的作品译成英文。本文将对杨宪益、戴乃迭英译本和刘士聪教授的英译本中的审美再现进行尝试性的比较研究。翻译中的审美体验一般遵循以下的规律:审美态度(目的性、意向、观念)箭头 对审美客体的审美构成的认识→对审美认识的转化→对转化结果的加工→对加工结果的再现。译者对移情感受的加工的结果就是再现。具体而言,再现就是译者将自己经过识别、转化、加工的审美体验从初始时期的模态定型化为比较稳定的形态,并赋之于目的语、即译文。散文,包含所有不押韵、不排偶的散体文章。散文以散句著称,句式多样。以下将选取《风筝》的几段,从语言和文化的层面对杨宪益、戴乃迭夫妇的翻译和刘士聪教授的译本之审美再现进行对比分析。文学作品少不了美感的享受,而美感需要译者高层次的语感来实现。寓具体于抽象,寓抽象于具体,最终达到理性和感性的统一。    2.翻译美学与英译《风筝》    本文采用对比的分析法,从音美、词美、句美和意美四个方面分析原文和译文,对比翻译过程中美感的再现。    2.1音美    我国南梁文学家沈约早就提出“文章之音韵,同弦管之声曲。”真实描写了语言的音韵美,其重要性可想而知。汉字字音的声、韵、调的使用可以提升语言的音乐美,同时也能使内容美和形式美趋于平衡,结构对称,增添美感。    例一:北京的冬季,地上还有积雪,灰黑色的秃树枝丫叉干晴朗的天空中,而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在我是一种惊异和悲哀。    杨、戴译:A Peking winter dismays and depresses me: the thick snow on the ground and the bare trees ashen branches thrusting up towards the clear blue sky, while in the distance one or two skies are floating.   刘译:When, in late winter in Beijing, there was still snow on the ground and, up in the air, an entanglement of dark-gray bare branches against a sunny sky, a couple of kites were already fluttering up and down in the distance--a sight that filled me with amazement and forlornness.    原文中,“北京的冬季”,地上的“积雪”,“晴朗的天空”,“灰黑色的秃树枝丫”和浮动的“风筝”,这些都是凄凉孤清的意象,这些意象“在我是一种惊异和悲哀”。[5]杨宪益、戴乃迭夫妇将它译成 dismays and depresses”,用的腹韵的笔法给原文增添了音乐感,读起来朗朗上口。而刘士聪的翻译用一个带时间状语的主从复合句勾勒出相应的画面却没有押韵。但是似乎第二个译本的翻译更加生动形象,选用“entanglement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