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语》中的“时”思想.doc
《论语》中的“时”思想
摘要:时间是哲学中的重要范畴。从远古时代起,对时间的感知和论述就没有停止。儒家经典著作《论语》包含有丰富的“时”思想,是孔子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以自然时间为基础,阐述了依天时行人事的观念,表达了看待历史前进的发展眼光,感叹了不可捉摸不可把握的时运时宜。
关键词:《论语》;孔子;时;时间观念
一、“时”思想意义解析
(一)“时”与“时”思想
对“时”思想的解析可以先从“时”字形的产生与演变入手。甲骨文的“时”写作“”,从“止”从“日”,“止”是象形字,代表人之足,“日”是太阳,“时”的字面意即为“太阳的脚步”。篆文在甲骨文的字形基础上加入了“寸”,成为“”,“寸”如手之形,“时”意即演变为要用手掌握太阳的脚步。可见,“时”字形的发展反映了人类从对时间的直觉感知,到想要把握时间和掌握其规律的转变。从字意上看,“时”的意义有:季度、季节(“时”的本义);时辰;时间、时候;时运、命运;岁月、光阴;代,朝。因此,“时”思想是指关于时间的观念意识,主要包括:人对时间及其价值的感知、体验;对人生、天与命、天人关系的体认。
(二)对《论语》中“时”的梳理
“时”。《论语》中共出现了10次,用法分别为:时候,作名词(“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1]);历法,作名词(“行夏之时”[2]);时机、机会,作名词(“好从事而亟失时”[3]);在……的时候,适时地,作副词(“学而时习之”[4]“使民以时。”[5]“不时,不食。”[6]“孔子时其亡也。”[7]“夫子时然后言”[8]);懂得时机,懂得时宜,作动词。(“山梁雌雉,时哉!时哉!”[9])
表示时间的词。《论语》里还有许多虽未直接言“时”,但有表述时间的词,也体现“时”思想的语段。这些词语分别是:日、月、年、朝、夕、久、古、今、天、命、世、四时、昔者、终、岁、期、期月、寿、历数。
二、《论语》中的“时”观念
孟子认为孔子是“时之圣者”[10],是对“时中”思想的继承和完美践行者,是洞悉时间之命门者。《论语》含有丰富的“时”思想,是孔子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自然时间观念:逝者如斯
《论语》中的时间观念,是一种普遍的自然时间意识。时间以同一步调不停前进着,不因人的主观意识而或快或慢,它永不停驻。孔子从中感受到了岁月的倏忽,时光的易逝。
孔子站在河岸上,面对着奔涌不息的江流慨叹“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11]。他感慨消逝的时光如同这奔腾的江水一样日夜不停地向前流去,于是作出了这千古一叹。诚然,也不能全盘认为孔子所谓“逝者”即指“时间”,最准确的说法应当为,“逝者”是指一切过往者。“一切过往者皆如河水,时光亦复如斯,人生亦复如斯”[12]。即便如此,这一叹所包蕴的“时”观念是不容置疑的,其在整部《论语》对“时”的表述中,始终具有感动人心的力量。
阳货说“日月逝矣,岁不我与”[13]。虽然阳货是急于劝孔子出仕辅佐自己而做此言,但这种对于时间的觉悟,与孔子的感慨是一致的。
(二)人文时间观念:依天时行人事
“时”扮演着一种引导性的角色,是孔子所推崇的为人行事的参照系。不论是仁人君子还是普通百姓,都应顺应天时,在适当的时间里做适当的事。 1、注重农时
以农业为本的中国古代人民讲求“顺时而动”,为了合理的安排农事与日常生活,人们用自然变化的现象和规律来铭记时间,制定历法。孔子认为夏历是最合适的历法,提出治理好一个邦国的首要标准就是“行夏之时”[14]。夏历也就是现在的阴历,又称农历。孔子重民事,认为夏历符合天时,有利于农业生产,便于国家和人民合理安排农事,因此如此主张。
既然要行夏历来安排生产生活,那么作为当政者,就要做到“不违农时”,由此才能发挥“时”对于农业生产的指导作用。孔子说“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15]“使民以时”的“时”即是“农时”,百姓以农业为生,君王役使百姓不能在农忙时间,应避开农时,不可妨害其生产作业。“不违农时”的观念被儒家继续发扬,成为其推行仁政的一个方面。孟子认为“王道”的体现之一即是政令不可违背农作物耕种的时间,“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闯兀?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16]
2、学而时习
孔子在为学和教学的过程中,很善于把握学习的时间规律。他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17]朱熹在《四书章句集注》中将“学而时习之”的“时”解释为“时常”。这个解释,虽也讲得通,但却只是以后人习惯来解释古意。实际上,在先秦时代,“时”字被用作副词,意指“在一定的时候”、“在适当的时候”。因此,其译为今文应当是:学习并适时地进行温习。钱穆先生对此解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我与地坛》对母爱的阐释.doc
- 《我们的民族小学》(第一课时)教学设计.doc
- 《我们的爱情》教学设计.doc
- 《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教学设计.doc
- 《我所了解的北京》教学设计.doc
- 《我敬佩的老师》习作教学品评.doc
- 《我的“长生果”》教学设计.doc
- 《房屋建筑学》教学改革与探索.doc
- 《房间》中的“携爱之旅”.doc
- 《拾穗者》作品赏析.doc
-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全套课件).pdf
- 机械设计基础全套课件.pdf
- 乐理视唱练耳中职课件完整全套教学课件.pdf
- 人工智能云平台部署与开发(微课版) 课件全套 项目1--7 云容器和应用开发入门--- AI云容器的开发.pdf
- 社会研究方法-全套.pdf
- 经济法基础 课件全套 模块1--5 走进经济法 --- 市场规制法.pdf
- 教师职业道德与教育法律法规课件完整全套教学课件.pdf
- 北京市育才学校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卷(word版,含答案).docx
- 北京市清华大学附属中学朝阳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卷(word版,含答案).docx
- 北京市平谷五中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道德与法治试卷.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