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关于李书福收购沃尔沃
3月28日,瑞典哥德堡,中国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李书福,与美国福特汽车公司首席财务官刘易斯·布思,郑重地在一份协议书上签下了各自的名字。当今世界汽车业的一件大事发生了——中国人以100%的控股,成为顶级品牌汽车沃尔沃轿车公司的老板! 消息传出,举世关注。 澳大利亚广播公司说,吉利集团收购沃尔沃轿车公司,将加速推动中国汽车称雄世界! 中国中央电视台的评论员认为,这一收购行动具有标志性意义:世界汽车产业的重心已经从欧美转向中国! 也有评论说,这是中国民营企业走上国际舞台的重要标志,更是中国以惊人速度发展的标志性事件,应当载入史册! 通过这些评论,人们似乎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李书福是中国汽车界的英雄。然而,多数中国主流媒体在报道此刻的李书福时,几乎都回避了“英雄”这个字眼。原因何在?也许,人们现在还不敢作出这样的论断——吉利集团收购沃尔沃,“有如蛇吞象,消化得了吗?”“理念更先进、经验更丰富的欧美人,都对它的连年亏损无可奈何,难道李书福有灵丹妙药吗?”这些风险是显而易见的,想必精明的李书福早已深思熟虑过。实际上,我们稍加研究就能发现,吉利集团收购沃尔沃轿车公司,并非出于一时冲动,而是一位怀着必胜信念的传奇企业家,在经历“八年追梦”、梦想成真后,开始书写新的人生传奇。 一心造汽车的农民 《环球人物》杂志特约记者 喻文 美国《华尔街日报》和英国路透社不约而同地把李书福比为亨利·福特,称“他们身上都有一股天然的农民智慧”。亨利·福特正是李书福此次收购行动的合作方之一——美国福特公司的创始人。和亨利·福特一样,李书福的童年也是在农村度过的,他靠着坚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白手起家,最终建立起了自己的汽车王国。 20多岁成千万富翁 1963年,李书福出生在浙江省台州一个贫穷的山村。从小调皮的他学习成绩并不是很好,高中毕业那年因3分之差没能考上大学。随后,拿着父亲给的120块钱,李书福做起了照相生意。最开始,他只能背着相机在公园里或大街上给人拍照。半年后,他用积攒起来的钱,租了一个店面,开起了照相馆。但这个年轻人并不满足于当一名摄影师,他有更大的野心。 一次偶然的机会,李书福发现,家乡有些工人生产的冰箱零部件销路很好。他也开始在家生产这种零部件,做好就亲自送到冰箱厂去卖。1984年,李书福和几个兄弟合伙办了一个工厂——黄岩县石曲冰箱配件厂,21岁的他担任厂长。李书福看准了人们购买冰箱的热情。一年后,他做了一个更大胆的决定:生产电冰箱。他组建了黄岩县北极花电冰箱厂,生意越做越大。到了1989年,北极花电冰箱厂的产值已经超过千万,每天到工厂拉货的车子排起了长队。1989年,国家对电冰箱实行定点生产制度,民营的“北极花”不在国家定点生产之列。突如其来的政策变化,打乱了李书福的阵脚,他不得不关掉当时产值已经过亿的冰箱厂,另谋出路。冰箱厂关门之后,李书福决定南下,到深圳大学“充电”。但很快,他就发现自己的兴趣并不在读书上。在逛装潢材料市场时,李书福发现有一种进口装修材料的市场前景很不错,便中断学业回到台州,联合几个兄弟重新创业。他的工厂生产出了中国第一张美铝曲板,后来又成为全国第一家铝塑板生产厂商。生产装修材料给李书福带来了巨大的成功。直到今天,它仍然是吉利集团的主要利润来源之一。就在李书福的建材生意越做越红火之际,海南房地产热又让他心动。他带着几千万元的资金来到海南,却遭遇地产泡沫破灭,几乎血本无归。对于这段经历,李书福不愿多提,但他并不惧怕失败。他说:“失败,这些都是实践的过程,是在学校里学不到的。”在海南炒房失败后,李书福意识到自己只能做实业。带着这条深刻的教训,他又一次回到浙江。 在深圳动了造车念头 其实在李书福的心中,一直有个“汽车梦”。在深圳学习期间,李书福就有了生产汽车的念头。当时,他花6万元买了一辆深圳产的中华牌轿车。“从买了第一辆车以后,就想造汽车了……轿车是什么?不就是四个轮子、一个方向盘、一个发动机、一个车壳,里面两个沙发吗?”正是凭着这股无畏的劲头,李书福把目光投向了全新的领域。 上世纪90年代,汽车行业还没有向民营企业开放。李书福找到当时台州市黄岩区经委的领导,刚把自己要搞汽车的想法说出口,就得到了一句“不可能”的答复;他找到省机械厅,答案还是“不可能”,还多了一句:“你去北京也没用,国家不同意,工厂不能建,汽车就是生产出来也不能上牌。” 但李书福没有就此放弃。他决定走迂回路线,先办摩托车厂。“在(对摩托车厂的)参观中,我发现制造摩托车原来如此简单,所以我一直在琢磨这个事情。我发现这里面有商机,有很大的利润空间。” 一开始,李书福对摩托车一窍不通。他买来样车,把它拆掉琢磨其中的原理,再按照市场需求对它进行改良。一年以后,李书福造出了中国第一辆踏板摩托车。产品投放市场后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