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坪县扶贫开发工作探析.doc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兰坪县扶贫开发工作探析

兰坪县扶贫开发工作探析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为贫困地区的脱贫致富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良好机遇,也极大的振奋了广大干部群众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决心。认真研究和分析兰坪县扶贫开发工作所面临的困难和问题,积极探索新时期扶贫开发新机制,对加快兰坪县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实现脱贫致富奔小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政治意义。 一、兰坪县扶贫开发工作现状 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是一个集民族、边远、贫困为一体的山区县,位于云南省西北部,总面积4325平方公里,辖4乡4镇,104个村民委员会,801个村民小组,总人口为184218人,有白族、普米族、怒族、彝族等14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93.7%。县内矿产、水能、森林等自然资源极为丰富,被誉为不可多得的“物种基因库”,是全省林业重点县之一。此外,兰坪还有姿态万千的民族风情和民族文化,是进入世界自然遗产“三江并流”区域的天然门户,被誉为“三江之门”。 当地良好的自然资源与贫困现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作为全省重点扶持的73个贫困县之一的兰坪,2002年1月17日经国务院批准列为国家级重点扶持县。全县紧紧围绕《云南省农村扶贫开发纲要》,坚持把扶贫开发与发展农村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结合起来,全面组织实施了扶贫重点村、安居温饱工程、易地搬迁、茅草房改造、整村推进、产业开发、民族特困乡、小康示范村、社会帮扶、劳务培训输出、信贷扶贫、小额信贷贴息贷款等扶贫开发工作,为实现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保持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社会和谐、民族团结的良好局面作出了重要贡献。一是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2001年至2006年间,完成中低产农田改良4492亩;新修及改扩建村级公路里程30.4公里,人马驿道42.9公里;完成田间沟渠107公里,新建蓄水池130个、人畜饮水管道53.3公里;建成沼气池679口、节能灶952台、生化炉902套;架设通电线路65.7公里;完成安居房396户,受益人口1682人,完成易地开发778户,3347人,完成12495户茅草房改造,贫困地区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改善。二是整村推进扶贫开发模式逐步形成。根据上级的部署,今后扶贫工作将以改善贫困村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增加农民收入为重点的整村推进。05至06年,全县累计投入资金745万元,完成39个自然村的推进任务,有2050贫困户9275贫困人口受益,贫困村的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公共设施水平明显提高,贫困农户收入持续增长,村容村貌及群众精神面貌发生了较大变化。三是贫困地区产业培育力度逐步加大。我县始终把支撑贫困农民增加收入的产业培植作为扶贫开发工作的重点,不断加大投入力度,有效增长了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造血机能”。2001年至今,我县共投入各类财政资金8450.95万元,投放信贷资金10678万元,结合40万亩林果基地、30万亩中药材基地、35万头商品畜基地和40万株庭院经济林建设,种植经济作物14967亩,扶贫五味子、秦艽等产业4000亩,发展大棚蔬菜117亩,投放大小牲畜940头(只),种植薪炭林200亩,为贫困农民增收奠定了坚定基础。四是贫困地区劳动者综合素质进一步提升。2001年至2006年间,全县共转移劳动力9290人,其中向省外转移1824人,向省内输出804人,县内安置6662人,2005至2006年间,培训劳动力800人。较大幅度增加了农民收入,促进了贫困农户观念的转变和综合素质的提升。五是贫困地区社会事业加快发展。2001年至2006年间,共改建和新建中小学校舍3899平方米,新建村卫生室735平方米、文化室95平方米,全县贫困群众全部纳入农村合作医疗改革,贫困群众就医难的问题得到一定缓解;建地面卫星接收站74座,丰富了贫困地区广大群众的文化生活。六是社会帮扶力度不断加大。2005年争取到上海帮扶资金10万元。今年根据省委、省政府的安排,云南冶金集团、省地质矿产勘察开发局、云南恒昌有色矿业开发集团分别挂钩扶贫我县的兔峨乡、河西乡和中排乡,目前,已经在扶贫的内容上达成了初步意向,将有力地加快我县贫困地区扶贫开发进程。七是脱贫致富信心逐步增强。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各级各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我县坚持不懈地为消除贫困而努力,使贫困群众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得到了很大提高,生产条件和生存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极大地激发了贫困地区干部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热情和干劲,现在,全县范围内摆脱贫困、建设美好家园的积极性空前高涨,为扶贫开发工作营造了良好的环境。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晰地看到差距和不足。我县扶贫开发工作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可以概括为“一大、二深、三高、四散、五弱”。“大”就是贫困人口绝对数大,我县到2006年底尚未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即年均纯收入在668元以下的人口还有47145人,占农

文档评论(0)

ggdxyz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